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96130
大小:191.57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9-09
《称重、测力传感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称重、测力传感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称重、测力传感器项目概论第二章称重、测力传感器项目规划及生产规模第三章称重、测力传感器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四章主要建(构)筑物建设工程第五章技术方案与设备的选择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称重、测力传感器项目节能分析第八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九章称重、测力传感器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称重、测力传感器项目经济评价第十一章称重、测力传感器项目综合评价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称重、测力传感器生产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三明某某有限公司二、
2、项目拟建地址1、项目规划地址三明某某工业园区2、项目建设地社会经济分析工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11个门类、37个行业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目前,我市正按照五大发展理念,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制造强市建设。加快工业创新转型升级,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抓手,是推进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编制和实施《三明市'‘十三五”工业创新转型专项规划》,是贯彻落实《福建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中共三明市委、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
3、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和《三明市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方案》,推动全市工业从产品型向品牌型发展、从粗放型向生态型发展、从制造型向智能型发展、从生产型向服务型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的迫切需要。工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11个门类、37个行业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目前,我市正按照五大发展理念,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制造强市建设。加快工业创新转型升级,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抓手,是推进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编制
4、和实施《三明市“十三五”工业创新转型专项规划》,是贯彻落实《福建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中共三明市委、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和《三明市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方案》,推动全市工业从产品型向品牌型发展、从粗放型向生态型发展、从制造型向智能型发展、从生产型向服务型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的迫切需要。三、项目提出的背景1、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实现国内生
5、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GDP水平逐步接近高收入国家,进入较高收入富裕型社会阶段。2、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缺失等问题突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促使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坚持质量为先。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领军企业发展不足等问题
6、依然突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质量品牌作为生命线,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和自主品牌培育,叫响“中国质量”,打造''中国品牌”。四、报告研究范围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1、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产品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3、确定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确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5、确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6、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7、项目实施进度建议。8、确定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施。9、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10、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五、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自19世纪中叶迄今,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我国又重新回到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8、的地位。骄人的业绩掩饰不住繁荣背后的隐忧,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大而不强。以国际上通行的制造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中间投入贡献系数三个指标衡量,我国制造业在质量效益方面差距很大。从制造业增加值率看,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