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84627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0
《【绿建讲堂】第一期设计单位绿色建筑解决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绿建之窗大讲堂】第一期嘉宾主持:何森主讲人:苏玉斌一、绿色建筑发展现状1•世界绿色建筑发展史(重要节点)世界上首个推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国家是英国,BREEAM标准,1990年。1993年,美国创建绿色建筑协会。冃前国际上最流行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美国的LEED评价标准。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史(重要节点)2004年,建设部发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06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现行标准);2013年,国务院办公丿JT号文件转发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14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
2、-2014发布(2015年1月1日起执行,已发布)。期间,我国也出台了关于医院、工业、办公楼、学校等绿色建筑标准。说明:如果要申报的项冃是公建,无论是按照办公楼的评价标准申报还是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报都是可以的,但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巾报的居多。近期正式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的评价方法和星级划分为2006版大的方向是一致的;新标准的评分方式沿用的美国LEED标准,与2006版标准有所区别,06版的绿标按照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釆用的是“量化评价”
3、方法:除少数必须达到的控制项外,其余评价条文都被赋予了分值;对各类一级指标,分别给出了权重值。我国各省市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但与国标相差不会太人。2.我国绿色建筑的成就2008年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仅有10个(全部星级总和),从2012年起开始迅猛增加,直到2013年底,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冃已冇1446个,英中仅冇85个是运营标识。说明了国内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实际上绿色建筑只做设计标识不做运营意义是不大的。我国现在有许多建筑同时做LEED和绿标认证。运营标识少的原因:(1)运营标识要在建筑运营一年以后才能屮请;(2)运营标识是由开发商进行
4、申请的,与设计单位和咨询单位关系不大;(3)运营标识申请难度和対设计标识要大;我国江苏省是绿色建筑的先行省,通过数据分析对以看出,沿海发达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也是处在全国前列的。提问:运营成木高吗?还是因为国内物业人员技能水平有限造成的绿色建筑不运营的问题?主讲人:不运营与成木高低和物业人员水平的关系并不是很大,绿色建筑从初期开始投资较大,前期在设计上投入了很多,因此后期从丿施工到运营就不做了。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绿色建筑的运营成本谁來负担,谁获利?设计方、施工方、运营方都不是同一单位,也影响了绿色建筑全牛命周期的考虑。Z所以人的地产商会考虑到绿色而建筑的全牛命周期,是因
5、为从一开始的设计到施工到运营都由他们来做,没冇上面所提到的矛盾。提问:绿色建筑是否拿到运营标识才会予以奖励?主讲人:根据我的实际考察,有部分地区在拿到设计标识就会予以一定的奖励。一般是在拿到运营标识才给了补助,一星的没有补助,二星每平补助40-45元、三星补助75-85元。提问:是否全国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主讲人:现在已有部分地区强制耍求新建建筑做绿色建筑,但是还达不到全国范围,例如从去年6月份起北京、今年8月份起上海、近期的苏州等地都要求做绿色建筑。厦门、深圳、武汉、江苏等地也即将把绿色建筑作为强制性要求。住建部下放给各省市在2015年之前要完成的绿色建筑指标,各地区
6、的情况是基木无法完成了,因此全部要求执行绿色建筑。最近国家新城镇规划绿色建筑规划是2015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20%,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50%。提问:做绿色建筑对设计方、开发商、施工方等是否有资质要求?主讲人:没冇资质要求。任何单位都可以做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和运营标识。提问:绿色建筑的评价讣算方法是否有限定?那种分析计算方法得到的数据可以被认可?主讲人:目前是执行06版的绿色建筑标准,自行选择一般项和优选项,控制项必须满足即可。5.绿色而建筑增量成本分析误区:目前国内许多计算增量成本只计算加了设备、技术的花费,却没有减掉增加这些设备、技术后节省的费用。例如太阳
7、能发电设备,计算的时候是需要减掉利用太阳能发电节省的电费的。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呈降低趋势的,数据分析显示:住宅:一星平均增量成本:15.98元/〃二星平均增量成木:35.18元/卅三星平均增量成本:67.98元/n?公建:一星平均增量成本:2&82元/n?二星平均增量成木:136.42元/nf三星平均增量成本:163.23元第一部分总结:绿色建筑概念重申:在全生命周期内,最人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廉、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主讲人强调,我们绿色建筑从业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