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52-200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GBZ52-200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ID:42168461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9

GBZ52-200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_第1页
GBZ52-200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_第2页
GBZ52-200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_第3页
GBZ52-200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_第4页
GBZ52-200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GBZ52-200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前言     本标准的第4.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16372-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接触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职业活动中可发生急性中毒。为保护接触者的身体健康,有效地防治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曾发布GB16372-1996。本标准是修订版本。鉴于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起病急,恢复,决,病情相对较轻,故不设观察对象。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2、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负责起草,西安市中心医院职业病科、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州市卫生防疫站、镇江市卫生防疫站和无锡市卫生防疫站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CriteriaofOccupationalAcuteCarbamateInsecticidesPoisoningGBZ52-2002    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是短时间密切接触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后,因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下降而引起的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的诊断及处理。2诊断原则   根据短时间接触大量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职业史,迅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结合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及时测定结果,参考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后,方可诊断。3诊断及分级标准3.1轻度中毒   短期密切接触氨基甲酸酯后,出现较轻的毒蕈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流涎、多汗、瞳孔缩小等,有的可伴有肌束震颤等烟碱样症状,一般在24

4、h以内恢复正常。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往往在70%以下。3.2重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并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肺水肿;   b.昏迷或脑水肿;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30%以下。4处理原则4.1治疗原则4.1.1迅速离开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和指甲。4.1.2特效解毒药物:    a)轻度中毒者可不用特效解毒药物,必要时可口服或肌内注射阿托品,但不必阿托品化;    b)重度中毒者根据病情应用阿托品,并尽快达阿托品化;    c)单纯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不用肟类复能剂。4.

5、1.3对症处理原则与内科相同。4.2其他处理    中毒治愈后仍可从事原工作。5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附录B(规范性附录)。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A.1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分装、加工、搬运和使用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各类人员所发生的急性中毒。国内常用的品种有呋喃丹、西维因、速灭威、混灭威、叶蝉散、仲丁威、害扑威等。生活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亦可参用本标准。硫代(或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除草剂或杀菌剂对机体胆碱酯酶无抑制作用。其中毒诊断及处理不能依照本标准。A.2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的临床特点是起病急、恢复快、病

6、情相对较轻、中毒治愈后不发生迟发性神经病。A.3急性中毒的诊断分级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血液胆碱酯酶活性的及时测定可作参考指标。全血胆碱酯酶测定如无条件按附录B进行,可用羟肟酸铁比色法。A.4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主要有急性有机磷中毒、中暑、急性胃肠炎和食物中毒等。根据接触史、临床特征和血液胆碱酯酶测定及动态观察一般不难做出鉴别,必要时可测定生物材料中氨基甲酸酯农药或其代谢产物含量。A.5目前农药复配应用较多,可同时存在氨基甲酸酯与有机磷或其他农药混合中毒问题,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时应予以注意。A.6轻度中毒脱离接触后缓解较快,治疗可用阿托品0.6-

7、0.9mg口服或0.5-1.0mg肌肉注射,必要时重复1-2次,不必阿托品化;重度中毒应尽快阿托品化,但一般所需总剂量比有机磷中毒时小,用药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维持时间相对较短。附录B(规范性附录)全血、红细胞、血浆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法B.1原理   乙酰硫代胆碱在胆碱酯酶作用下,水解为硫代胆碱和乙酸盐。硫代胆碱与二硫双一硝基苯甲酸反应呈黄色化合物后进行比色定量。水解产生的硫代胆碱量反映胆碱酯酶活性值。B.2仪器   a.恒温水箱(37士0.5℃);   b.离心机;   c.分光光度计。B.3试剂   a.硫代乙酰碘代胆碱溶液(基质);称取硫代乙

8、酰碘代胆碱75mg,溶解于双蒸水中,稀释至lOml,置冰箱(4℃)保存。临用前用双蒸水稀释10倍;   b.二硫双一硝基苯甲酸溶液(显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