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01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ID:42166694

大小:23.1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09

201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_第1页
201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_第2页
201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_第3页
201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_第4页
201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篇:安全  安全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的排查事故隐患,狠抓隐患整改工作,切实解决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存在突出问题,为控制管理重大危险源提供有力的证据,为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安全施工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32.1各分公司、项目部成立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必须上报公司。小组坚持每月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并把排查结果汇总上报公司;  32.2公司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每季度对所有的建设项目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  32.3分公司、项目部要对公司或自己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或防治的处理方案或预防

2、措施;  32.4分公司、项目部要督促隐患整改班组或个人进行彻底的整改,并进行验收。对与公司排查出的隐患,同时上报公司,公司派人进行复查。把整改和验收的资料进入档案;  32.5对于不按照本制度执行的,按照公司奖罚制度中,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篇:安全  安全  为了更好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主动有效地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使安全隐患从排查、治理到消除的整个过程全面受控,确保矿区安全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依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每周五由矿长组织一次全矿性的安全隐患排查活动

3、。  二、每季度由矿长组织各部门及其负责人对全矿井进行一次,针对《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所列举的十五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将排查结果及整治方案上报公司及主管部门。  三、对所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认真建立档案登记,落实措施、人员限定时间整改。  四、把安全隐患从发现登记、通知整改、整改情况、跟踪情况完整的记录并保存。  五、凡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矿领导及有关部门落实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在24小时内制定出整改方案,保障措施,情况紧急,必须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排除隐患。  六、对一时治理不了的安全隐患,必须制定限期整改的方案及整改前的保证安全的措施,但

4、安全隐患整改期限不得超过30天。  七、各级管理人员,职工要把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作为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来抓。  金沙县玖圆煤矿  第三篇:07  rk07—20XX  1目的  1.1为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事故隐患分类﹑排查、报告、整改及奖励办法。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职责  3.1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全面的领导责任,负责建立健全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  3.2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

5、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负领导责任。班组长对本班组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员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公司办公室、公司领导报告。  3.3办公室负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3.4财务部门负责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和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的落实。  4事故隐患  4.1事故隐患的含义: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6、的物的危险  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4.2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4.2.1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4.2.2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本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5工作程序  5.1隐患的排查与报告  5.1.1隐患的排查  各部门应对各自管辖区域内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及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隐患排查的形式有综合检查、专

7、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等形式。  5.1.2隐患的报告  5.1.2.1发现隐患逐级上报,即员工报各部门领导或安全员,各部门报办公室,办公室对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分类。  5.1.2.2报告形式  5.1.2.2.1报告一般采用书面形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口头报告。  5.1.2.2.2在书面报告中,报告人要把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措施建议﹑报告人姓名﹑报告接受人姓名、报告时间等写清楚,一式二份,一份交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一份部门自己留底备查。  5.2隐患的整改和验收  5.2.1各部门发现或接到员工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隐  患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