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健康知识讲座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健康知识讲座内容 碘缺乏病是一种世界性地方病,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病区人口达4.25亿,约占世界病区人口的40%,亚洲病区人口的60%.目前,我国仍有700万地方性甲状腺重病人和19万克汀病人,14岁以下的智力残疾儿童有539万人. 我国现有智力残疾人1017万,其中80%以上是因缺碘造成,如不采取防治措施,每年还将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智残儿出生.碘缺乏和碘缺乏病 一、碘缺乏病及其原因: 改变自然环境中的缺碘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奥妙无穷的自然界确实有一种能
2、对碘的分布起到调节作用的现象,即碘在自然界的循环.海水是自然界含碘最丰富的地方,是大自然的“碘库”.海水通过蒸发,使得一部分碘进入空气,每年有约40万吨碘进入大气,这些碘以雨水形式降到陆地上,大陆雨水每升含碘1-2微克.大自然以这种形式进行“补碘”,所补充的碘量与原来已经损失的碘量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补碘”量极少,过程极为缓慢.据科学计划,通过雨水把土壤的碘补足到原有的水平大约需1-2万年以上.而且.自然和人为因素(洪水、雨水冲刷和植被破坏)还在造成地壤的持续性缺五一长假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辅导补习 美容养颜家庭家务加
3、班须知碘.因此,碘在自然界的循环并不会使土壤的碘缺乏现象得到“自然纠正”.自然环境一旦有碘缺乏将会长期存在下去. 我们知道,食物是身体内碘的主要来源.因此碘缺乏病农村和城市都可能发病.如果我们生活环境的土壤含碘少,生长在这种土壤上的植物含碘也少,吃了低碘饮料的各种动物(如羊、牛、狗和兔等),也会碘营养不足.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物,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健康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儿童和妇女.虽然大多数人看上去似乎很“正常”,只有部分人会表现出明显病态——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
4、但实际上,这种“正常”是一种隐藏的病态.科学家把碘缺乏对人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病态)叫做碘缺乏病. 二、碘缺乏的危害 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是: 1、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序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这是碘缺乏最大的危害. 2、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 3、导致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 4、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缺碘的影响.幼
5、儿和青春期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体内需要的碘也就多.由于生理的原因,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和怀孕的妇女更是需要碘,因此,她们对碘缺乏非常敏感. 怎样判断我们的体内是否缺碘,可在医院通过体检尿液中的碘或观察有无甲状腺肿大来确定. 1、验尿:我们每天从尿中排出的碘能反映身体内碘的水平.吃的碘多,尿中的碘就多,吃的碘少.所以尿碘是判断我们吃碘多少的最敏感指标.如果多次验尿发现尿碘不足,就应该及时就医,否则,时间长了,有可能患碘缺乏病,给身体造成伤害. 2、看甲状腺肿:儿童体内碘缺乏持续3——4个月之后,甲状腺就会出现明显的肿大,
6、表现出“粗脖根”或“大脖子”.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碘量多,因此儿童是碘缺乏最敏感的人群.我国将8—10岁的学龄儿童定为碘缺乏病监测的主要目标人群,通过定期检查这些儿童的甲状腺肿大情况,以及他们尿中含碘多少,就可以判断该地人群碘缺乏情况. 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食用加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碘的主要来源是海洋,因此海产品中含比较丰富的碘,一般食物含碘量都很少,淡水鱼类里不含碘.碘广泛存在于海产品和富碘土壤生长食物中,如海带、紫菜及发菜等含碘量较高.海鱼、虾、干贝、海参等含碘量亦较高.由于碘主要来自海洋,所以
7、我国内地居民缺碘的危险性很大,一般陆地食物中都很少含碘.而且吃海产品的机会又不多.因此,特别是婴幼儿、青春期少年、女性怀孕期间、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尤其要注意碘的摄入. 补碘的重点人群——儿童、新婚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使用碘盐应注意什么 因为碘在高温、潮湿环境,或遇到食醋等酸性物质时很容易挥发掉,所以家庭在购买、保存和使用碘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务必购买小塑料袋包装的、印有指定商标、贴有碘盐标志的碘盐,千万不要随意购买私盐或无(低)碘盐. 2、不要存放时间太长,随吃随买. 3、装入有盖的棕色玻璃瓶
8、或瓷缸内,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炉火的地方. 4、炒菜、做汤在快熟出锅时放盐效果好. 5、不要用油炒碘盐. 6、腌制咸菜一定要用碘盐腌制,不要淘洗碘盐.这样可保证咸菜内也含碘. 为了避免碘的丢失,炒菜、煮汤时应在出锅时再加碘盐,碘盐储存容器放于避光处,并加盖. 如何识别真假碘盐 家庭检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