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轨 社会学解释1

越轨 社会学解释1

ID:42154363

大小:14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09

越轨  社会学解释1_第1页
越轨  社会学解释1_第2页
越轨  社会学解释1_第3页
越轨  社会学解释1_第4页
越轨  社会学解释1_第5页
资源描述:

《越轨 社会学解释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学视角中的越轨之一社会秩序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再次得到重建,而且许多情况表明这种事情今天正在发生。我们可以期待发生这种事情,原因也很简单:从本性上说,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大部分基本驱力和本能导致他们创立道德法则,而这些法则又使得他们自己结为团体。从本性上讲,人也是理性的。人所具有的理性容许他们创造出自发地与他人相互合作的方式…海纳指出,理性的人类并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能作出理性的决定。要是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行为要么变得不可预测,要么会陷入停顿……——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中国社会科

2、学出版社2002年越轨的社会学解释社会结构与社会冲突社会解组论亚文化群理论社会互动理论标签理论羞耻感重新整合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宏观中层微观和新观点社会结构与社会冲突的解释一、结构功能主义基本假设社会一体化《自杀论》失范和失范理论二、冲突论主义基本内容异质文化与冲突马克思主义越轨理论结构功能主义(一)理论假设:社会是由诸多相互依存的单元组成的统一系统,其内部存在着结构上的分工,每个单元都各自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在一个均衡的、整合的、协调的系统中,任何可能造成不均衡、不协调的现象都可能被认定为越轨。基本特

3、点:1、整体性。越轨,是对社会均衡性、一致性、协调性的破坏,即对社会共同体的破坏。2、功能性。越轨,一方面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制度赖以生存的关联系统。另一方面,有助于澄清并定义社会规范;一定情况下还能够增进群体的团结。3、合作性。越轨,直接表现为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不合作、不遵从。结构功能主义(二)社会一体化理论:人类本性在不受制约时必然导致越轨;社会一体化就是在强社会规范的强制执行中实现的,这样就消除了那些有可能破坏社会整体均衡发展的越轨,避免了社会解组。对自杀现象的解释:自杀与宗教团体、家

4、庭关系和政治团体的融合程度成反比。集体力量,是最能抑制自杀的因素之一。社会越一体化,对自杀的社会强制就越大,自杀率越低结构功能主义(三)“失范”概念的提出:失范,也称为社会反常态,指价值观发生冲突,趋于淡漠,甚至消失的社会状态。(异化)社会解组,指机会与目标发生矛盾,很难用社会认可的合法途径去实现目标的人就会违反社会规范。失范理论:社会价值观确定了社会追求的目标,而社会规范界定了为达到目标可采用的手段。如果文化结构(即目标)与社会结构(即实现目标的制度化手段)之间发生,就会出现社会失范状态。结构功

5、能主义(四)个人对失范的反应(其中,2-5属于越轨):适应方式文明目标制度化手段1、遵从传统++2、创新/革新+-3、形式主义-+4、退却主义--5、造反/反叛±±“+”表示能够接受,“-”表示不能接受;“±”表示拒绝流行的价值,代以新的价值。冲突论基本内容: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科塞:冲突具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达伦多夫:现实有两张面孔:稳定和谐与共识、变迁冲突与强制。柯林斯:社会冲突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过程,是塑造文明的伟大力量。昆尼:犯罪是社会上有

6、权者加诸于他人的标签,是创造的结果。异质文化与冲突文化的异质性被当作冲突的内部根源。文化的差异:某一地区不同种族、宗族的人,名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的混合聚居,他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习俗、礼仪和生活方式。※“熔炉理论”马克思主义越轨理论庞格《犯罪与经济状况》:犯罪只是破坏权利阶级利益的行为…竞争激烈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秩序是以全民的利益为代价,从而有利于资本家。…犯罪是贫穷的结果。社会解组芝加哥学派诞生的时代背景:美国繁荣景象背后隐伏着的城市社会解组状态具体表现:大量移民涌入美国,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

7、扩大,带来诸多城市问题:交通、住房、教育、医疗、就业、能源等压力;城市中产阶级和贫民阶层间的尖锐的经济利益上对立和文化上冲突;文化领域滋生了具有反抗和反叛性质的亚文化;乡村人口涌入城市,不仅成功之梦难圆,而且原来的乡村社会的传统社会控制机制也随之失效;妇女走出家庭,女权运动兴起,妇女地位提升,也使女性犯罪增多;人们生活方式和道德习俗显著变化(性的态度随便起来;对酒的热衷)由此,诞生了芝加哥学派,对芝加哥市进行有关越轨的实地研究社会解组论:社会解组导致越轨增多社会解组和社会整合是两种相反的过程和状态

8、。所谓社会整合,是指“调整或协调社会过程中不同因素的矛盾、冲突和纠葛,合成为统一的体系的过程或结果”社会解组(芝加哥学派):指由前工业社会(传统社会/乡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发生的美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的崩解状态,由于这种社会结构和价值的崩解,原有社会规范和制度失去其约束力,社会凝聚力大大削弱。芝加哥学派的基本假设:人类行为受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不是受人的遗传因素的影响。社区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人的行为是相对的,某种行为之所以犯罪,是按照社会主流价值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