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107、319国道绕城公路西南段边坡综合整治设计

长沙市107、319国道绕城公路西南段边坡综合整治设计

ID:42148136

大小:549.0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09

长沙市107、319国道绕城公路西南段边坡综合整治设计_第1页
长沙市107、319国道绕城公路西南段边坡综合整治设计_第2页
长沙市107、319国道绕城公路西南段边坡综合整治设计_第3页
长沙市107、319国道绕城公路西南段边坡综合整治设计_第4页
长沙市107、319国道绕城公路西南段边坡综合整治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沙市107、319国道绕城公路西南段边坡综合整治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长沙市107、319国道绕城公路西南段K23+060〜K23+240左侧路堑边坡滑坡综合整治设计说明书长沙交通学院二00三年二月十日、设计依据二、边坡稳定性评价三、滑坡综合整治方案四、边坡临滑实时无线监测系统与预报五、滑坡综合整治材料六、施工顺序七、抗滑桩设计与施工要求八、预应力锚杆设计与施工要求九、十、防护与排水工程设计抗滑桩、锚杆工作特性检测十一、施工监测要求与应急整治措施十二、滑坡综合整治工程汇总表一、设计依据1、《K23+060〜K23+240左侧路堑边坡补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2001年2月;2、《长沙三环西南段K23+080至K23+240边坡

2、监测、稳定性分析与综合整治方案》,长沙交通学院,2002年9月;3、《长沙三环西南段K23+080至K23+240—220蠕动边坡监测与失稳综合整治建议》,长沙交通学院,2003年1月;4、《长沙市绕城高速公路三环四南段K23+080〜220边坡地形地貌与防护工程测绘图》,长沙交通学院,2002年9月;5、《长沙三环西南段K23+080至220边坡地下岩层移动监测、预测分析》长沙交通学院,2003年1月;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120-99;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94-94;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屮华人民共和

3、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8月1日实施。二、边坡稳定性评价1、边坡变形、破坏过程K23+060〜K23+240区段边坡于2000年7月开始施工,至11月底边坡及防护工程完成,2001年3月29日鱼鳞护坡及截水沟上方山体出现多处裂缝,4月下旬连续下雨,影响至窗式护坡段,出现长120多m的不连续横向开裂,截水沟上方山体裂缝进一步发展长达60多m,宽20cm.深30cm左右,滑坡后缘、侧翼和切出部位的拉张、剪切、挤岀裂缝已经形成。特别是2002年8月,K23+080〜K23+220区段边坡出现了显著的蠕动变形、破坏失稳特征,2002年12月蠕动变形发展演化岀现破坏失稳,

4、局部发生滑坡。(1)、位于窗孔式护面墙表面的砌石及勾缝和砂浆表面有十几处裂缝群,个别严重的区域有鼓起剥落观象,砌石错位,突出翘起原设计表面。(2)、位于窗孔式护面墙顶部平台上出现平行于公路轴线、垂直公路轴线、40。〜60。与公路轴线相交的裂缝,裂缝宽度目测一般大于50mm,最宽处大于1500mm,顶部平台的排水沟、水沟面开裂,漏水严重。经过多次现场踏勘,这些裂缝进一步扩展的趋势比较明显(特别是雨后)。(3)、位于鱼鳞式护坡面表面,弧形砂浆砌石体开裂、错位,虽然表面植被己成活,但仍能观测到坡面的显著破坏裂缝。(4)、位于鱼鳞式护坡面顶部平台,即原设计砌块式水沟面上出观宽度不等,方向不

5、同的裂缝群,裂缝宽度目测一般大于10〜500mm,水沟砌块之间开裂较为明显,有水时会出观严重漏水观象。(5)、位于原设计水沟上方的由于二次卸载施工而未采取防护措施形成的裸坡面,和后期开挖形成的临时砂浆封面的水沟结合处,有较明显的错台下沉观象,原砂土岩面与砂浆抹面水沟下侧有宽度约为5〜6cm的下沉缝,在舌状顶部尤为明显。(6)、滑坡前部边沟、护坡档墙等剪切、挤出裂缝形成,扩展趋势明显波及路面。2、边坡变形、破坏原因分析从边坡变形、破坏内因分析,受旋回褶皱活动和走滑、裂陷活动影响,坡体内小断层较为发育,泥盆纪余田桥组砂岩于K22+600附近逆冲于五强溪组板岩之上,倾角50。〜60。,受

6、其影响,K23+060、K23+220处可见挤压破碎痕迹,K23+060〜K23+220为挤压破碎带,挤压破碎带内发育糜棱岩化、片理化、构造透镜体及角砾岩,结构较松散,造成边坡稳定性较差,从A・A,地质剖面可以看出,压碎岩产状紊乱、出露高程不一,也主要是由于构造挤压原因形成的。边坡变形、破坏中水的作用是外因,小块石质土、含砾高液限粘土干燥吋易产生裂隙,其整体性差,结构松散透水性较强;为地表水下渗的良好通道;强风化角砾岩、压碎岩透水性较差,为良好的隔水层。在上部土体未开挖前,由于土层的相互作用制约和支撑作用,土体处于平衡状态,边坡坡面稳定。开挖后降雨(尤其是长期的绵绵阴雨)通过小块石

7、质土、含砾高液限粘土下渗至强风化角砾岩、压碎岩上,边坡土体逐渐饱和,其至在隔水层上形成了暂时的含水层,使含砾高液限粘土层表层逐渐软化,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逐渐降低,形成软弱面,这样一方面增大了边坡土体的容重,降低了土体内聚力,另一方面还产生了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使边坡稳定性大大降低。这样一方面长期阴雨汇集了坡面地表水,为边坡不稳提供了水的条件;另一方面公路施工切断了小块石质土、含砾高液限粘土层,山坡上方土体失去下方土体的支撑,平衡破坏,产生裂缝。另外,K23+125〜K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