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种群的特征

4.1--种群的特征

ID:42144481

大小:3.67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9-09

4.1--种群的特征_第1页
4.1--种群的特征_第2页
4.1--种群的特征_第3页
4.1--种群的特征_第4页
4.1--种群的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4.1--种群的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一、种群的概念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一定地域内1同种生物构成2全部个体的总和3要点:例: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B.校园内的所有乔木C.棉田中由幼蚜,有翅蚜和无翅成熟蚜组成的全部棉蚜D.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雄性鲤鱼C例1:一个鱼池中的某一种鱼的所有个体就是一个种群,它是由鱼苗、小鱼和大鱼组成的。我们何时捕捞,捕捞多少才能使我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例2:一块棉田中的全部棉蚜就是一个种群,它是由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组成的。我们何时去灭虫才能对农作物取得好的收成,而且投入的成本最少?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种群

2、的特征二、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1出生率和死亡率2迁入率和迁出率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4二、种群的特征§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表示方法: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②大范围的陆生生物——单位面积种群密度11种群密度很高种群密度一般种群密度较高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种群密度1特点:①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例:在我国某地的草原上,大象、狮子、土狼和斑马的种群密度个不相同。②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例: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较高,在秋末天气较冷时则降低。1、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

3、的物种密度低。2、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高。3、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4、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而密度很快下降……5、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6、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迁徙洄游耕种耕种相关生物引起种群密度改变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在被调查的种群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

4、样方的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常用的取样方法:问题:边缘效应举例:10m10m怎样估算这块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若研究对象是某公园内的广玉兰呢?若要调查某一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呢?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在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再重捕,根据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使用范围:动物依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N:M=n:mN=M×nmN:种群数量M:标记个体数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被标记数量例1: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

5、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有标志鼠15只。计算种群数量N=?N:39=34:15N=88(只)例2: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了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鱼多少条?N:106=91:25N=386(条)为调查池塘草鱼的种群密度,用网捕获了70条鱼,其中草鱼20条,做标记后放回池塘中,半个月后又捕获60条鱼,其中有标记的草鱼有6条,没有标记的草鱼12条,则该池塘中草鱼的数量为()A.490     B.200     C.60       D.40C二、种群的特征§定义: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

6、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举例: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出生率和死亡率2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加大种群密度相对稳定种群密度变小§作用: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二、种群的特征概念: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3冬季某城市的乌鸦种群二、种群的特征4年龄组成(1)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7、。(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①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的个体数越来越多。增长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幼年②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稳定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③衰退型:特点是老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密度越来越小。衰退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3)年龄组成的意义: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