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论预科教育阶段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预科教育阶段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科技信息专题论述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和目标,来保证满足人发展的物质财富需要,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强调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强调确立人和自然的新型辩证关系: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不要把自然作为人类征服,利用的工具,而是把人类看作自然中的普通成员,平等地对待周围其它物种;在处理代际的关系问题上,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资源作为代价;在处理代内的关系问题上,从系统观的角度出发,必须重视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而不只是某个个体,地区,集团,
2、民族,国家的利益;在对待种际的关系问题上,充分尊重动物,植物的生存权,发展权,并以此对人类中心主义发展价值观进行反思,重新审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处理好代际,代内,种际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建构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提供基础;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有力保障,这也鲜明地赋予了人文精神理念的时代需求和时代特征.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追求全方位地,多层面地,和谐地,又好又快地发展.严格区别于传统的发展观,倡导以绿色生态科技为手段,师法自然,使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
3、息流能不断地良性循环.将人文精神理念作为人对自身的设定,让这种设定投射到对象中,为对象立规范,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冲突,交融中形成共契,在求真,向善,尚美的精神追求中不断地超越和升华,在价值的追逐中不断向当代人文精神的典型形式——自由精神迈进.四,科学发展观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人文精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人文关怀为终极目标的科学精神,科学发展观是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发展观.科学精神作用的发挥,最终受到人文价值的左右和各种思想精神的影响渗透,自然科学
4、要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地引导.人文科学也必须以自然科学为根基,它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主观臆造,避免导致陷入神秘主义;也不能用后现代主义来消除科学理性主义,做到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为一体.一些唯科学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有着巨大的力量,在不远的将来机器能完全代替人.在2O世纪初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科玄论战",上个世纪末这个世纪初发生的索卡尔事件和"科学大战",这些论战把英国学者斯诺(1905—1980)提出的"两个文化",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冲突推向白热化,进一步拉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5、分裂的裂缝,给社会环境的良性循环带来前所未有的"困境",导致人文关怀的失调.科学主义者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人作为科学技术的奴隶和工具,尽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这并没有改变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人类依然是科技的创造者,利用者,推动者.科学发展观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这种融合实现了发展观历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体现了"真","善","美"的完整结合,有助于在实践中克服发展中的"唯科技论"的错误倾向,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最终达到人,自然,社会以及复合系统的全方位可持续良性发展.人文精
6、神与科学精神辩证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发展实践中的客观规律,明确了人是发展的主体和目的,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提供了保证.它是发展理念的一次历史性超越与升华,也已成为引领当代时代潮流的先进文化.参考文献[1]费尔巴哈哲学着作选集(下卷)[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52[2]洪修平.论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I].中国社会科学,2006(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4.[5]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43.试i仑预科教胄盼段英语教师昀自独发展青海民族学院预科教育学院英语教研室乌日娜[摘要]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教育改革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和有效保障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应该是自主性的.要成为自我发展的教师就要学会不断地,理性地
8、反思(renecc)自己的教育,教学,在思考,批判,否定中求发展,不断地探求更新更好,更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关键词]职业发展制约因素反思教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尤其是教育制度的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外语水平的要求大幅度提高,社会对外语的需求急剧增加,英语课的重要性一下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英语被认为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英语也成为新世纪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新课程实施的形势下,教师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有良好的机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