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36536
大小:22.5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08
《2019高中地理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3) 中图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3)中图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理解人类利用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2、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不同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3。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正确的资源观。重点难点 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和迁 出区的不同影响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不
2、断的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地理环境。 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变。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2、案例:山西煤炭资源开采和能源的发展。 意义: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资金保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合理地开采和利用,会造成区域环境的巨大破坏。 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土地污染。引起土地资源的浪费,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2、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案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 有利影响:缺水区缓解旱情,促进水气交
3、换,利于水循环,补偿调节河湖水量,缓解生态缺水。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 讲述法、分析类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缺水区域的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可能。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两地会否产生不利的影响?3、生物资源的利用 生物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资源利用形式。[ 对生物资源不合理地利用,既破坏了环境,又影响人类健康。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培育和改良农产品,使其产量和质量提高;人类有目的的植树造林,改善了生态环境。 (一课时)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
4、、畜牧业、林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工业。一般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第三产业——即广义的服务业。是为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提供基本服务的产业部门。如商业、金融、保险、运输、公务、教育和公益事业等。2、3、 区域内转移 劳动力转移: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收入继续提高后,劳动力便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会遵循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规律。 劳动力分布: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一般来讲,从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3、区域间
5、转移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的产业升级,使低级落后的产业向欠发达区域迁徙,形成产业转移。 低级产业迁出带来环境的优化和改善—产业升级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型低级产业迁入带来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劳动密集型产业兴起且经济获得发展 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转移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他们代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了解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 4、产业转移的结果: 实现了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主的产业型向以知识、技术、服务为主的产业类型的过渡。不利影响减少
6、思考: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广东经济:“产粮越多越穷,产粮越少越富”。怎么理解这句话 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课后记录作业记学生反馈备注两课时板书设计 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2、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3、生物资源的利用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三次产业的划分2、区域内转移3、区域间转移4、业转移的结果 [课程拓展] 作为本章教学内容的最后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不算多。但牵涉到“案例研究”和学生课后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其总结性的特点要突出。而且,本节内容的出新——“产业转移与区域环境”,是典型的跨学科边缘的内容,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
7、和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援用实际事例,并且尽量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之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实际上是教材对标准内容的延展。同样,教学中也可以借助教材牵涉到的概念、规律、案例等,进一步拓展,将拓展的知识或概念浓缩到一些即兴思考问题上。例如课件中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广东的经济:“产粮越多越穷,产粮越少越富”,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显然,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解释,在学习了产业转移的一些知识后并不难,但通过 这种案例设问,就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当然,还有很多很好的事例可以达到同样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