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4章)-12药学班

生药学(4章)-12药学班

ID:42132800

大小:2.46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9-08

生药学(4章)-12药学班_第1页
生药学(4章)-12药学班_第2页
生药学(4章)-12药学班_第3页
生药学(4章)-12药学班_第4页
生药学(4章)-12药学班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药学(4章)-12药学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生药的炮制目的要求1.掌握生药炮制的目的及对生药化学成分的影响。2.熟悉生药常用的炮制方法。3.了解目前生药炮制研究概况。第一节生药炮制的发展概况生药的炮制:根据中药的基本理论,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物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传统制药技术。目的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历代医药书籍对炮制的论述《黄帝内经》:记载了“制半夏”、“燔制左角发”等;《神农本草经》(汉):提出了中药炮制的原则:“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伤寒论》、

2、《金匮要略》:医圣张仲景所著,两书中收载的药物有183种、其中73种注明了炮制的方法,同时提出了部分药物的炮制质量要求和目的;《雷公炮炙论》:第一部炮制专著.奠定了中药炮制的基础,书中提出的十余种炮制方法,有些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专章讨论药材加工技术.提出,对药物要“依法炮制”、“修制合度”,炮制被列为法定的制药技术。明·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在炮制理论上有较大发展,提出了制药原则: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气味反失;指出辅料的作用原理: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仍仗软坚等。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

3、列了“修制”一项,收载了各家之法,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缪希雍在他的《炮制大法》卷首提出了著名的“雷公炮制十七法”,这是对前人炮制方法的总结。以后的各个时期,中药炮制出现了“各地各法”,“一药数法”的局面。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中药事业的发展,从1963年版的《中国药典》起,正式列出了炮制一项,使炮制在生产、科研、教学诸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第二节生药炮制的目的一、除去杂质非药用部位中药的第一步加工,为净选工序。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有些药物的毒性很大,不炮制使用,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危险性;如川乌:川乌:为毛莨科卡氏乌头干燥主根侧根称

4、附子它“大辛,大热”,为“大毒之品”,炮制后才能使用;炮制的目的:去乌头碱常用炮制方法为浸、漂、蒸、煮等,从而降低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三、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可以转变药物的“四气五味”;可以转变药物的作用趋势(升降沉浮);影响药物的归经;可缓和药性;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利于药材的贮藏,保存药效;利于调剂制剂和有效成分煎出;可以矫臭矫味,利于服用。第三节生药炮制的方法明·缪希雍(仲淳)的雷公炮制十七法,即:炮、褴、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晒、曝及露。这十七种方法为生药的炮制奠定了坚实基础。近代炮制方法可归纳为

5、以下类型:一、一般修制(包括部分切制操作)拣:“挑”,除去药材中的杂物及非药用部分。筛:除去药材中的细小部分或杂物。簸:簸去杂物或分开轻重不同之物。揉:在粗眼筛子上用手揉之,使其破碎而过筛。拌:将药材与另一种辅料同时拌和,使辅料附在药材上。去毛:刷、刮、火燎、烫、炒等法。磨:利用摩擦力来粉碎药材,磨的工具有石磨或机磨等。捣或击:一些粒小体硬的药材,不便于切片,可敲碎用。制绒:如大腹皮、茵陈蒿等常研压使其松解成绒,供煎剂应用。二、水制1.洗:2.淘:种子或果实类细小药材,如夹杂有些泥土等物,要在水中淘洗,如牛蒡子等。3.漂:是用水溶去部

6、分有毒成分,如半夏、天南星、附子等。有些药材含有盐分,需要漂去盐分,如咸苁蓉、昆布等。4.泡:基本上同漂,但不需换水。泡的目的是使药材附着的一些有机物质在水中泡软发酵而除去,如龟板、鳖甲。5.飞:使药材成为细粉,多用于矿物类药材。水飞:将药材与水一起研磨,水的用量以能研成糊状为度;再加水搅拌,倾取混悬液,粗的再加水继续研;直到全部研细为止。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物,干燥,研散。6.去心:某些药材的“心”(指木质部)有时需要除去,如远志,常用的去心方法是将药材用水稍行泡润,剖开抽心。三、火制火制炒清炒麸炒土炒烫煨煅炙炒黄炒焦炒炭蜜炙酒炙醋

7、炙盐炙药汁炙1.烘:是将药材置于近火处或利用烘房或烘箱,使所含的水分徐徐蒸发,以便于粉碎和贮藏。2.焙:或称烘焙,是用文火烘干,不需经常翻动,如当归、防风等饮片及水蛭、土鳖虫等动物药材。3.炒:种类很多,一般是将药材放在铁锅中翻动加热。1)清炒(净炒):将药材直接放在锅中翻炒。炒黄:用较小或中等火力,炒到药材微黄色或微带焦斑为度,如炒苍术、炒黄芪等。炒焦:用较大火力,炒到药材外部焦褐或焦黄色,内部淡黄色为好,如焦槟榔、焦六曲等。炒炭:用猛火炒到药材外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炒炭的目的,是为了减低药材的性能或用于止血。2)麸炒:是利用蜜炙

8、过的麸皮来拌炒药材,并利用麸皮冒烟将药材熏黄。麸炒后可矫臭、健胃及减低副作用,如枳壳、白术等。3盐粒炒:食盐拌炒药材,可谓“烫”的一种,如牛膝。4)米炒:通常炒到米粒与药材皆显黄色。米炒是为了减低药材的燥性,如沙参、党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