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24552
大小:2.53 MB
页数:241页
时间:2019-09-08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杜甫【参考书】1、陈贻焮《杜甫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版2、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代序——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3、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4、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77年。【精读篇目】《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岳阳楼》、《月夜》、《春夜喜雨》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道路杜甫(712—770),字子美。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官僚地主家庭。13世祖杜预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京兆杜陵人,杜甫常自称
2、“杜陵布衣”。又自称“少陵野老”。10世祖杜逊,在东晋初年迁居到襄阳,所以杜甫又自称“襄阳杜甫”。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父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母亲崔氏是初唐著名诗人崔融的女儿。这一特定的家庭出身,对他的政治态度和诗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道路1、读书壮游时期(35岁以前)漫游吴越,游览了江南的许多秀丽山川和名胜古迹。与李白、高适三人登高怀古,饮酒赋诗,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这个时期是杜甫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漫游生活,使杜甫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结交了友人。《望岳》诗,抒发了他的雄心壮志和蓬勃朝气。创作的准备时期。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道路2、十年
3、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参加李林甫主持制举,成了“野无遗贤”牺牲品;献《三大礼赋》,擢河西尉小官,不拜。天宝末年,改授右卫军府胄曹参军。生活落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开始逐渐成为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道路3、陷贼和为官时期(45—48岁)安史乱中,陷贼,逃至凤翔,授左拾遗,为救房琯获罪。后杜甫被许回羌村。长安克复,回长安。758年贬华州司功参军,辄去。陷长安时期,写了《春望》、《月夜》、《北征》等诗;乾元二年,是其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也是现实主义成熟期。代表作有“三吏三
4、别”。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道路4、漂泊西南时期(49—59岁)由华州—秦州—同谷—剑阁—成都。在朋友帮助下建草堂,初相对安定。后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766—768,居夔州(奉节)。后流落湖、湘而卒。夔州两年是他创作的第二高峰期,有诗近430首。他尝试各种律诗的写作。《登岳阳楼》五律、《登高》是七律中对仗最工整的,《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是联章体。杜甫的思想“奉儒守官”的家庭出身,自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伴其一生,形成他终身不渝的忠君恋阙、忧国忧民的思想。杜诗的诗史性质杜甫用他的诗歌,记录了这场战争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这场战乱中所遭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
5、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他的诗,被后人称之为“诗史”。杜诗不仅仅在于提供了史的事实,而是提供比事实更为广阔、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他把战火中人的内心世界,一一展开,令人千载以下为之动情。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1、反映现实,讽谕时事,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兵车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春望这首诗通过眺望沦陷中长安的春景,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亲念家的情怀。首联以工巧的对句写春望所见。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颔联触景
6、生情,将花鸟拟人化,移情于物,具有了万物同悲的艺术效果。颈联写春望所念,上句念国忧,下句念家愁,“家书抵万金”传诵千古。尾联写春望所叹,叹自己白发稀疏、年老力衰,悲哀更深一层。兵车行全诗分为两大段:首段叙事,写送别的场面。第二段,由征夫诉苦,是记言。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唐宋诗醇》云:“此体创自老杜,讽刺时事而托为征夫问答之词。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小雅》遗音也。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潮骤至,不可逼视。以下出点行之频,出开边之非,然后正说时事,末以惨语结之。词意沉郁,音节悲壮,此天地商声,不可强
7、为也。”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明王嗣奭《杜臆》:“无一字非喜,无一字不跃。”虚词的运用,“忽”、“初”、“却”、“漫”、“即从”、“便下”,使全诗不仅去势疾迅,而且节奏急促,极好的表现了诗人狂喜放歌、手舞足蹈的情态。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清·浦起龙《读杜心解》)。最后一联,包含四个地名,前后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且又是流水对,自然流畅,不显板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