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24270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7
《《动画美术设计实训》课程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动画美术设计实训》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3030345课程名称:动画美术设计实训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总学时:96讲课学时:36实验(训)学时:60学分:3.5先修课程:设计基础、解剖与透视、动画设计基础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动漫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从造型设计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诸多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绘画能力。学生思维和绘画能力的提高包含几个方而:一方而是对物体造型结构的观察、分析和理解,加以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二方面是徒手绘阻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三方面是想象力的开发,创意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掌握
2、各种造型特征,绘画风格还有绘画技巧和技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创作出充满活力、有个性、有特性的造型。为学习专业、进行动画制作的其他环节铺路,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定位《动画美术设计实训》以行动导向为指导思想,构建系统化案例课程;让学生多画多练,模拟实际开发环境,例如动画公司造型设计的整体流程,注重职业素质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绘画能力、设计能力,注重“讲、学、做”一体化。争取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系列的课题训练、理论讲授、作品赏析、创作辅导、师生互动、作业指导、讲评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概念知识、方法体验、能
3、力培养三个阶段教学过程中获取动画造型设计所给予的设计营养,为以后的动画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动画美术设计实训》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能力为本位,以案例教学方式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案例的过程中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逐步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所有这些案例是以完成真实的一套动画角色创作设计的。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各项案例任务的完成需耍来进行了,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理
4、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熟练各种造型的创作方法、场景创作的能力。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理解动画造型原理和常见手法,能够根据设计稿绘制动画背景,熟练掌握数码绘画方法。二、具体目标素质目标(1)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2)养成团队协作精神与较好的沟通能力。(3)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人物造型的创作流程。(2)熟练掌握人转面图创作、服饰、发型的设计。(3)熟练掌握人物道具创作的流程。(4)熟练掌握场景图的创作方法。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掌握的造型创作方法设计出一组完整的
5、人物造型。(2)结合人物创作方法和场景创作方法,把其合而为一,设计出完整的符合要求的设计稿。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标准教学单元:人物造型设计内容标准:1、女性造型设计与绘制2、男性造型设计与绘制3、老人造型设计与绘制4、儿童造型设计与绘制教学单元:动物造型设计内容标准:1、四足动物造型设计与绘制2、禽类动物造型设计与绘制3、其它动物造型设计与绘制教学单元:场景和道具设计内容标准:1、场景设计的基本要素2、空间调度与空间关系3、道具示意图4、数码绘画教学单元:动画背景绘制内容标准:1、设计稿的原则与基本功能2、设计稿的透视画法3、镜头语言与特殊
6、镜头表现4、角色动作姿势5、背景的结构与绘制方法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教学单元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训)其他合计人物造型设计101626动物造型设计81624场景和道具设计81018动画背景绘制101828合计366096二、教学建议(1)本课程的4个学习情境,以讲解、欣赏为载体,由教师进行指导,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赏析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想。(2)采用实例与理论、记忆相结合的原则,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理论知识融会到实践中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3)在教学
7、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操,锻炼学生的速写能力。(4)课吋的分配按照教学内容能够灵活组合,开学初即制定详细的计划。三、考核评价建议本课程平时成绩的考核是结合平时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的,占30%。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采用创作作品的方式进行考核,占70%o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选用与编写建议(1)本课程以讲授加练习为主,在讲义或教材的编写上要首先突出绘画技法。(2)必要的基本概念和作品分析贯穿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赏析作品的过程中,内容循序渐进,学习内容
8、从简单到复杂,学生从了解到理解,再到欣赏、再到评析不断循环,使学生不断提升鉴赏能力。(3)有关专业本身发展的历史、本课程知识的延伸过程中对其它课程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作为辅助阅读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