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18311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8
《中长期发展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麻陂中心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年-2017年)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屮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耍实施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改革,更新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创建特色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二、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办规范加特色学校;着眼全面发展,育合格加特长学生”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三、主要目标:争取在未來五年内,将麻陂中心小学办成教学质量居上,校园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
2、一所学校。深化课程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全开足开好每一门课程。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吋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应到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和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打造“集体备课、结对(与罗阳五小)教研、网络教研”三大教研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切实加强艺术教育,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根本。教师学历到2017年力争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多培养年青教师
3、,让他们成长,争取多出县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名教师。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德育评价体系。把职业道德作为教师绩效工资、聘用、评优评先的首要内容,加强教师职业道徳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具体工作如下:1、进一步调整中层干部队伍。进-•步完善屮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和完善后备干部库的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2、进一步充实学科队伍,初步形成能代表麻陂中心小学水平的教学骨干集体。3、创设结对子交流平台,为中青年教师铺路架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丰富校园文化氛围,加快特色学校的创建。4、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索质,实
4、施名师工程、培青工程和安心工程。加大信息技术培养的力度。(二)提升办学条件及规模一是根据实际的需要,配齐配足术科教师。二是根据教育的需要,配齐相应的计算机教学平台。三是建立健全音怎室、图书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等配套设施;适出增加图书室藏书量;以是配齐配足体育器材,人均活动面积达标。(三)营造稳定的育人环境加强和改进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提高办学品味。逐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为师生营造安全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有效防范和减少校园伤害事故。组织开展
5、好法律知识及消防、交通、饮食等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应对各种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广泛开展安全抬升演练,增强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师生自我防范能力。实行校方责任保险制度,使学校和师生的利益得到保障。(四)育人质量(1)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岀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2)根据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体系,不断优化教育模式和教学方
6、法,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口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积极开展学法指导与提高。结合新课程需要,关注学法指导。通过各个学科开展“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研究,建立“学校一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平台,从而促进学风的建设,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得到和谐发展,创造机会显现才华。(4)设学科团队。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课堂教学研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我校学科建设性活动,大力促进学校学科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素养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做强优势学科,通过活动创建一批学习能力强、教
7、研水平高、教学质量稳的学习型、研究型、实效型,有自己独特教学教研模式的示范性教研团队。强调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努力创设学科特色。(5)活动课程建设。组织开展学科类、技能类、文体类等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学科竞赛,技能比武等课外活动。(6)课题结合教研工作。大力培养科研骨干,全校范围开展市层面课题的研究工作,以科研促进教研工作,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并促进教学的发展。(7)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学校把减负落实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