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

中华之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

ID:42101997

大小:2.38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08

中华之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_第1页
中华之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_第2页
中华之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_第3页
中华之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_第4页
中华之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之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气节篇中华之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一部四千年中国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中国史,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故使中国屡仆屡起,屹然常在。”----钱穆《双溪独语》在战国时,孟子就提出了大丈夫要“养浩然之气”。后来,儒家学说将“气”与表示身份地位的“节”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气节观。气是一个人的奋发之态和豪放精神;节是一个人的本分,不该超越的不能超越,不该丧失的不能丧失。这两者结合形成了中国人几千年中基本的操守与品格。这是中国文化中除了“仁义”最有价值的内涵。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文天祥式的人物,皆出自于儒家这种文化教育。苏东坡有诗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反映了

2、落难时期的苏轼是怎样不失身份,不掉架子。儒家对“节”的重视发展到最后,就是出现了北宋时期程颐的一句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到此时节已经成了规范中国人行为的一个准则。写在前面与“节”同时出现的还有“人格”一词。节与格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衡量人品行度。人要有格,格就是尊严。如忠于故国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为保人格尊严不食嗟来之食的齐民;不畏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等等。他们的事迹是各不相同的,却有着共同的重道义,讲气节的精神内核;小则表现“匹夫不可夺志”的独立人格精神,大则表现为为国家民族而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这里,我们怀着崇敬之心,将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的事迹展示出来。我们

3、永远不能忘记,这些,是中华民族之脊梁。相传商朝有个小诸侯国——孤竹国,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叫伯夷,三子叫叔齐。孤竹君想立三子叔齐为继承人。等到孤竹君死后,叔齐不当国君而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对叔齐说:“让你继位是父亲的命令。”于是他出走了。叔齐也不肯当国君,也出走了。后来,听说周文王在西方强盛起来,伯夷高兴地对叔齐说:“我听说周文王是善于招贤纳士的人,我们何不归附到他那里去呢?”当二人到达西周的时候,周文王早已去世,周武王已继位11年了。伯夷、叔齐——“不食周栗”春秋时期,齐晋两国出现过一个秉笔直书以身殉道的史官群体,尤以齐国太史兄弟和晋太史董狐最为典型。齐国太史虽因直书“崔杼弑

4、其君”而被权臣崔杼所杀,但太史的两个弟弟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继续这样写。崔杼慑于太史兄弟三人为秉笔直书而前仆后继的正气,最后终于放下屠刀。晋国太史董狐也因不畏权贵,记下“赵盾弑其君”而被孔子称赞为“古之良史”。由此而后,不畏权贵、秉笔直书就为中国历代史家所效仿,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一条铁则。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淫威下,历代史家要做到这一点,胸中没有一股浩然正气,显然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就盛赞“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齐、晋太史——秉笔直书周武王用车载着他父亲周文王的棺材,号称周文王东行伐纣。伯夷牵信武王的马劝阻说:“你父

5、亲死了,不去安葬,而动用武力去打仗,这能称得上是孝吗?你是纣王的臣子,以臣子身份无能为力征杀国君纣王,能称得上是仁吗?”周武王左右的人听了很生气,想杀死伯夷。周武王的谋士姜太公劝阻说:这是讲义的人,不能杀,便将伯夷扶走来,让他走了。等到周武王讨灭了商纣王,天下由周朝统一时,伯夷、叔齐二人以武王所做所为为耻辱,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归隐到首阳山上,采野菜为食。有一天,二人正在山间采野菜充饥,碰到一位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为了坚守志节,不吃周朝的粮食,那你们现在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草木啊!”二人从妇人的话中受到启示,于是绝食。绝食7天后快要死了,他们唱了一首歌,歌词说:“

6、登上那首阳山啊,采食山上的野菜充不饥。用暴虐代替暴虐啊,还不知道错在你自己。神农、虞舜、夏禹的盛世,忽然间都已消逝无迹,我们的归宿在哪里?哎呀,我们要死了,商朝的天命已经衰息。“最终二人饿死在首阳山上。周武王很钦佩他们的气节,按将军的规格把他们二人安葬在首阳山下。张仪——“舌在,百折不挠”苏武牧羊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生动故事之一。西汉前期,与汉交恶多年的匈奴族单于,主动送回被扣在漠北的汉朝使臣,以示和好。汉武帝遂派中郎将苏武率团出使匈奴。当苏武完成使命即将返回时,匈奴祸起萧墙:缑王乘单于出猎之机,密谋杀害重臣卫律,劫持单于之母附汉,结果事败。苏武因其副手参与此事而受牵连

7、。单于命卫律刑讯苏武一行。苏武担心属下贪生怕死,愧对家国,便慷慨陈词,激励众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归汉!”然后拔出佩刀自刎,以明心志。卫律见状大惊,速召巫医救治,后又以高官厚禄诱降。苏武对卫律的行径痛加斥责:“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叛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卫律无奈,将苏武的表现如实上报。单于下令押送苏武去北海牧羊,佯称待公羊产下羔羊就放他南归,妄图迫其俯首就范。苏武身在异乡,但心向汉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直到汉昭帝初年,苏武才得以归汉。不辱使命的苏武,“始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