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85367
大小:2.78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7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降水的主要形式和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及气象部门对降雨等级的划分规定。2.了解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差异。运用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掌握判读某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3.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4.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二.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分析归纳法。三.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2.通过降水量测定活动,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四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雨、雪、冰雹、霜四各种天气现象图片。2.师问:这四幅图片分别表现是哪种天气现象?3.展示教学目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画面中体现的天气状况。并说出对这些天气现象的认识和感受。通过读图,结合生活体验引出降水。衔接与过渡其实,雨、雪、冰雹、霜等都降水的形式,当然,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降水的变化与差异”的有关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探究一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1.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根据
3、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分、、、等不同等级。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降水量的单位是。追问:降水是多了好,还是少了好?(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68—69页内容完成老师出示的问题。2.我国气象部门对降雨的不同等级是如何规定的?(合作讨论)结合四幅图片,讨论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对身边地理现象的关注,根据不同的降水状况,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合理安排日常生产和个人生活,贯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衔接与过渡不同地区的年降水量是不同的;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不一样;一年内不同季节、不同月份降水
4、量也是存在差异的。要知道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可通过看各月的数据资料或降水量柱状图来了解。观察与发现探究二降水的季节变化(自主学习)动手实践1.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地的年降水量约为多少毫米?②、降水较多的月份是哪些?属于什么季节?③、降水较少的月份是哪些?属于什么季节?④、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征?追问:北京的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那么不同地方而言,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是不是都这样的呢?下面我们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共同探究一下。2.观察思考下列四个城市降水季节变化有何差异。3.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5、。引导学生明确步骤:(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降水量差,标上降水量刻度。观察分析北京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完成四个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观察四个城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它们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然后小组间交流自主探究的结果。(自主学习)根据要求,完成教材70页“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了合作能力、绘图能力、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的动机,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并初步掌握了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落实了教学目标。(3)将表中各月的降水量
6、数据用点标注出来,与月份点连接画成柱状图。(4)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降水量柱状图。师点评学生绘制情况。衔接与过渡世界各地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探究三降水的空间分布讨论:1、赤道附近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极地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哪些地方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哪些地方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4、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年降水量有什么
7、差别?师生共同总结: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合作探究)1.回忆等高线、等温线有关知识,思考什么是等降水量线?2.小组同学间合作讨论四个问题。总结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3.世界的“雨极”与“干极”分别是哪里?4.你能结合地形雨示意图,说说世界“雨极”的形成的主要原因吗?(记忆大比拼)根据等高线、等温线的定义推断等降水量线的定义,训练学生知识的横向迁移;通过问题引导启发观察、想象 通过层层递
8、进的问题,将学生思维导向深入,小组同学比一比,看看,谁识记的又快又准确。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构建与梳理雪雹雨降水发现降水的空间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与降水量的测定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