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70266
大小:51.0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7
《表现说视野下的言、象、境———论中国古典文学表现形态的历史演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表现说视野下的言、象、境论中国古典文学表现形态的历史演进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官贵边摘耍]“言”、“象”、“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三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而表现说则占据着中国古典文论文质观的主流位置。在表现说的视野下,“言”、“象”、“境”是三个具有历时性续承关系和共时性构成关系的三种表现形态,“言”“象'“境”的发展过程是由单一而走向系统化的过程,此过程揭示了中国古典文学表现形态的历史演进。[关键词]言;象;境;表现说;表现形态“言”、“彖”、“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三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可谓古人论诗之三大必备法宝。关于“
2、言”的,如《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269一270;关于象的,如:“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148;关于“境”的,乃有王昌龄的“诗有三境”之说:“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自引入西方人文学术分科之后,今人以文学理论学科的眼光来审视这三个概念,对其研究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对“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言意之辨”和“言一象一意”结构的分析中;对“彖”的研究覆盖颇为广泛,在“形象”、“物象”、“意彖”等概念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还有专
3、门的理论建构;在此三者中,“境”这一概念最受重视,对其研究的文章可以车载,有些理论家甚至认为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最高级的审美形态。然而笔者发现,对这三个概念的研究虽然比较多,但却相互独立,几乎很少有人对三者的关系进行考察。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在表现说视野下,考察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中国古典文论中文学表现形态的历史演进。一、表现说视野(一)表现说:中国古典文学观的“嫡长子”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1953年出版的《镜与灯》一书中,提岀文学批评的四大要素,即艺术家(作家)、作品、世界、欣赏者。他从这四个角度出发
4、,把西方文艺理论中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归纳为表现说、文学性的本质论、再现说和读者反应论,并从历史角度阐述了四种观念在各历史时期的兴衰与实际运用的利弊。这个方法对研究文学本质无疑具有普适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些文学观的地位不尽相同。表现说是基于作者与文学的关系视界下的一种文学观。艾布拉姆斯认为表现说的主要倾向大概可以概插为:“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诗的起因……是一种动因,是诗人的情感和愿望寻求表现的冲动,或者说是像造物主那样具有内在动力的'创造性'想象
5、的驱使”。简言之,表现说一般认为文学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内省意识的流露。在中国古典文论中,以“诗言志”和“诗缘情”为典型代表的表现理论长期占据着文学观的统治地位。上古时代,文学萌芽于具有表演性质的巫术活动,与乐、舞密切结合。这种与表演艺术相融合的诞生环境,使得文学从一开始就倾向于对创作主体内心的表达。关于表现理论的发展,刘若愚将其划分为五个时期:早期表现理论(原始主义诗观)、个人主义的兴起(魏晋至唐)、表现理论的晦暗时期(大概口北宋至明中期)、表现理论的复苏(晚明时期,16世纪末与17世纪初)和后期表现理论。[5]这
6、种分期合适与否姑且不论,但它确实揭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表现说是屮国古代文学观的主导观念。因此,用一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喻:表现说是屮国古代文学观的“嫡长子”。它“土生土长”,而又“世袭”称帝。可见,表现说的地位Z髙。本文正以表现说视野作为探讨“言”、“象”、“境”理论的语境。(二)表现形态:不同语言系统的形态显现文学通过什么来将作者的意图传达给读者,这屈于艺术传达媒介的问题。西方文学理论注意到文学创作的媒介问题,在他们看来,这个媒介就是语言。艾布拉姆斯对浪漫主义文论和批评的研允可为一例:人们往往根据媒介是否能够准
7、确地传达艺术家的感情和才智来评判各种艺术的优劣……在一首诗的各种耍素中,措辞要素,特别是修辞手法,成了基本要素……[他们研究文学语言的修饰性、符号性,甚至对语言的能指和所指进行解构,瓦解了文学的意义,陷入文学的因境。这显然不是一条值得提倡的路子。而且这种简单地将文学传达媒介看作文学语言的做法,无法深入解释不同文学观的传达媒介的区别。纵观中国古典文论,中国人在文学传达媒介的问题上显然认识更深,走得更远。这里有必要对“意”的范畴先作简单解说,它是解释这一现象的关键所在。在中国古典文论中,“意啲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但总
8、的來说是指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意志和情感。单从“言意之辨”、“意象”和憶境”的命题或组词中我们就可看出“意”与“言”、“象”、“境”之间的关系如胶似漆。事实上,在这三个命题或组词中,“意”均处于主导的地位,“言”、“彖”、“境”则为表现憶”服务。早在先秦,老子便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虽然不是论述文学,却典型地体现了对语言的一种不信任。此后,中国人并没有走向对语言的解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