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53451
大小:5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07
《哲学与人生试卷(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哲学与人生》(职专二年)本卷分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否则不记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将答案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1、下列成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量力而行B、怨天尤人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2、人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条件出发,而不能不顾自身条件实现发展。这个观点表
2、明()A、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B、人是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C、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D、人不能改善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3、在发展经济,生产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和保护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是()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承认社会的客观性C、承认世界的本质D、承认物质和意识的关系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表明()A、必须发挥人的能动性B、物质能够被创造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的制
3、约5、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等物质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A、可知性B、客观实在性C、永恒性D、矛盾同一性6、人类社会是一个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B、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C、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文化生活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7、“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11
4、8、下列选项中,体现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是()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9、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A、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B、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C、事物上升的变化和发展D、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涵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
5、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1、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12、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A、规律是永恒的B、规律是不可抗拒的C、规律是可以认识利用的D、规律是不可能被创造的13、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A、能够改变环境B、有心理活动C、具有自觉能动性D、能反映外部事物14、“审时度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是()A
6、、客观规律存在于人们的心中B、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D、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分析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以达到最佳效果15、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A、普遍联系的观点B、孤立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16、“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其中包含的辩证法原理是()A、意识对物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1C、发展是变化,变化是发展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建设就
7、能取得成功17、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具体性B、主观性C、条件性D、客观性18、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现象和本质无关B、现象表现事物本质C、现象歪曲事物本质D、现象掩盖事物本质19、下列属于事物本质的有()①寒来暑往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①③④20、创造性思维要求我们()①培养求知欲②培养好奇心③培养创造欲④培养质疑精神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判断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1分,共
8、5分。对的打“√”,错的打“×”。)21、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从社会上索取了多少财富。()2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的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23、矛盾可以被消灭。()24、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25、“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中,兔子撞树而死是必然现象。()三、名词解释(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6、联系:27、矛盾:28、顺境:29、人际关系:11四、论述题(共35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