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全真模考(二)试卷二答案解析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全真模考(二)试卷二答案解析

ID:42050668

大小:64.7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07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全真模考(二)试卷二答案解析_第1页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全真模考(二)试卷二答案解析_第2页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全真模考(二)试卷二答案解析_第3页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全真模考(二)试卷二答案解析_第4页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全真模考(二)试卷二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全真模考(二)试卷二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国教育研发中心司法考试资料精华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全真模考(二)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答案:C解析: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其必须是民意通过程序的体现,只能由立法者的立法活动产生。而行政机关不享有立法权,所以不能制定刑法。所以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因此,A选项表述错误。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对于刑法尚未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即使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也不认定为犯罪。因此将所

2、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均作为犯罪论处,这是违背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的,B选项错误。罪行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学说、心理强制说和自然法理论。因此C选项正确,当选。按照刑法分则条文对于罪状的描述方式,分为简单罪状、叙明罪状、引证罪状和空白罪状,除叙明罪状以外,其余罪状都是不具体的描述。虽然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立法的明确性,但法律的明确性可以通过立法规定与对法律的解释来共同完成。只要简洁的立法不妨碍合理的解释,而合理的解释又可以完成罪状明晰的任务,就不认为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2.答案:D解

3、析:根据《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根据第8条的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ABC选项中的情形都适用我国刑法,而D选项中的情形则不适用我国刑法。3.答案:B解析:因果关系是一

4、种客观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行为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不影响对因果关系的认定。一个危害结果完全可能由数个危害行为造成。因此,在认定某种行为是某种危害结果的原因时,不能轻易否认其他行为同时也是该结果发生的原因。A选项中的情形属于重叠的因果关系,即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行为,单独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合并在一起造成了结果,这两个行为都与结果有因果关系。因此,A选项说法正确。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通常指的是被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与结果的联系。因此,仅仅想利用某种主观愿望希望发生的风险导致危害结

5、果的,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B选项中甲的行为与乙的破产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B选项的说法错误。C选项中甲与其朋友乙都持有钝器,但无法查明到底是谁持的钝器所为。甲、乙的伤害行为与丙的重伤结果都有因果关系。因此,C选项的说法正确。D选项中的情形属于假定的因果关系,即虽然某行为导致结果发生,但即使没有该行为,由于其他情况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一般认为,该行为与结果有因果关系。因此,D选项的说法正确。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4.答案:D解析:犯罪数额应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进行计算,对行为人不满1

6、4周岁实施的抢劫、14周岁生日当天实施的抢劫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实施的盗窃罪,都不应当进行追究。5.答案:C解析:甲开车正常行驶,车轮压起石子,石子砸中路人乙脑袋,导致死亡。这种情况不是出于甲的故意或者过失引起的,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故属于意外事件。A选项说法正确,不选。B选项,甲的主观心态为明知危险可能发生而放任其发生,为间接故意,B选项说法正确,不21万国教育研发中心司法考试资料精华选。C选项中,甲由于受过专门训练而进行射击,所以对于射击女演员头顶的酒杯能否击中女演员,所持的

7、心态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以C选项说法不正确,当选。D选项,死亡结果的出现超出行为人的预料,所以主观心态为过失,而非故意。D选项说法正确,不选。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6.答案:D解析:行为人在没有驾照的情况下驾驶汽车本身就具有危险性,而且行为人完全可以不驾驶汽车,也不应驾驶汽车,事实上只要他不驾驶汽车就不会发生事故,因此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行为人在极度疲劳或酒后驾车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因此不能以事后无力控制而否认其刑事责任。丙在购物时不熄灭发动机的行为本身就具有过失,该行为在当时具体的环境下具有危险性,因

8、而不能以其当时没有能力避免事故的发生而否认其刑事责任。丁完全不可能预计到其射击目标是人,因此属于意外事件。7.答案:A解析:根据《刑法》第20条第三款的规定,A项属于无过当防卫,正确。防卫过当也需具有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中。事后防卫不具备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故不仅不成立正当防卫也不成立防卫过当。故B项错误。防卫过当的情况下,通说认为主观罪过是过失,而不是故意,所以C错。正当防卫只是一种违法性排除事由,而不是一个罪名,所以D错。综上,本题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