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49200
大小:174.52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9-07
《金属表面前期处理项目建议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属表面前期处理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金属表面前期处理项目概论第二章金属表面前期处理项目规划及生产规模第三章金属表面前期处理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四章主要建(构)筑物建设工程第五章技术方案与设备的选择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金属表面前期处理项目节能分析第八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九章金属表面前期处理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金属表面前期处理项目经济评价第十一章金属表面前期处理项目综合评价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金属表面前期处理生产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二、项目拟建地址1、项目规划地址威海某某工业园区2、项目建设地社会经济分析未来五年,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不确
2、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市工业发展遇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我市工业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从国际形势看,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面临深刻变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能源环境压力增大,世界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趋明显,消费模式、生产模式和对外经济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推动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一是由于信息和自动化智能技术的提升,制造业综合成本产生变化,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如,美国推出了“再工业化”计划,加快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生产线向本土回流的趋势;
3、欧盟提出了以“绿色技术”撬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和规划,积极抢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建立高度灵活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二是随着我国劳动力综合成本的逐步提升,全球制造业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迈进的关键时期,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已逐步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端转移,呈现产业结构和转移方式双调整的特点。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进一步加大了国内工业发展的压力,我国工业既要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GVC)中的位次并主导构建优势产业链条,同时也要构
4、建我国国家产业价值链(NVC),推动产业升级。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工业发展正步入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乃至中速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国家适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旨在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和对外开放战略,加快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构
5、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内需主导型发展新模式,推动工业经济向注重效率、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较长时期内,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强国建设,成为我国“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首要任务。三、项目提出的背景1、过去一段时间,国外需求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需求动力。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张,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日益明显。因此,应该主动发挥国内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通过引导居民消费升级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坚持绿色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破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关键
6、所在。无论是基于对全球资源的巨大依赖和提升未来制造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还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青山碧水的盼望和要求,推进绿色制造都到了紧迫关口。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行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坚持结构优化。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贯穿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全过程。虽然我国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区域发展同质化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加快构建高端引领、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作为中心任务,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跃升,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持续
7、优化产业布局,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四、报告研究范围该报告主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1、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产品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3、确定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确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5、确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6、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