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探究教学中的课堂调控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化学探究教学中的课堂调控策略作者:邵建军作者简介:邵建军,甘肃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副教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课程建设(甘肃兰州730000)o原文出处:《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春)2018年第20183期第68-71页内容提要:化学探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涉及课堂调控的制约因素,如探究主题的选择问题、探究环节的控制问题、教学组织问题及活动评价问题等,对上述问题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提出了四个探究主题的选择策略、三个探究教学的组织策略,并对探究活动的评价和支持策略也做了探讨
2、。期刊名称:《中学化学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6期关键词:中学化学探究教学/课堂调控策略/主题选择策略/活动组织策略/活动评价策略/活动支持策略化学探究教学是让学生经历"猜想一验证"思维过程的教学活动,根据教学中教师作用的不同,探究教学分为有指导的探究和学生自主探究两个层次,基于中学生认知能力特点,化学探究教学以有指导的探究为主。在教学实践中,化学探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涉及课堂调控的制约因素,如探究主题的选择问题、探究环节的控制问题、教学组织问题及活动评价问题等,对上述问题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
3、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关注化学探究教学的课堂调控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探究主题的选择策略化学探究教学首先要确定探究的主题,探究式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思维[1],探究内容因素会影响探究教学的有效性[2]。化学科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浩如烟海的各种生活问题及教科书素材者阿以作为化学探究教学硏究的对象。然而,探究主题的确定必须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化学学科的特征要求而定,开放度应适中。1.探究主题的设置要"始于"学生任何探究活动都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的,主题是探究的起点,它根植于学
4、生的知识经验,不能凌驾于学生能力之上、游离于学生的经验之外。在探究主题的设置上,教师要"始于〃学生,即从学生熟悉的、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可探究的主题,注重与社会、技术、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现象、规律和经验,化学中的反应现象、反应原理、有关物质的存在、性质及用途、化学概念、理论,化学实验中的现象、原理等都可以作为探究教学的主题。如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已经很熟,在高中学习钠的性质时,教师要求写出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根据已有金属活动顺序,很快写出:o当教师演示该实验时,岀
5、乎意料的现象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探究教学的主题——起点"始于〃学生,但又"高于"学生。2.探究主题的选择要〃聚焦"核心美国课程专家艾里克森指出:〃如果没有一个能统摄一般概念的’概念聚合器'(核心观念),那么学生的学习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学生的认知得不到提升,这时学生就总会试图死记硬背相关的事实和理论。"[3]中学化学课程围绕着学科核心观念展开,这些核心观念主要包括元素观、微粒观、守恒观(守恒思想)、分类观(分类思想)、转化观(强弱观)、环保观(绿色化学思想)、结构思想和辩证思想等。[4]同时,中学
6、化学还包括大量的核心概念,如电离、离子反应、同分异构、化学平衡等等,钱扬义归纳了中学化学学科100个关键词。[5]化学课堂的探究主题理应聚焦学科核心概念,凸显学科核心观念,帮助学生体悟观念、形成认知、构造思维图式。如对过氧化钠溶于水、再滴入酚猷后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探究,就必须从宏观走入微观,涉及电解质、电离、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核心概念,包含了微粒观、分类观、转化观及结构思想等学科核心观念。聚焦〃核心"的探究主题,对学生加强学科理解大有裨益。1.探究主题的抛出要"伴随"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增强学
7、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探究的主题不能〃唐突"地直接抛给学生,而要〃溶解"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中,"伴随"着恰当的问题情境出现,这样既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动机,又能为探究教学增加亮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联系生活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再现认知误区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新闻严"OU1热点创设问题情境、依据猜想推理创设问题情境。[6]如在《_相互转化》教学中,用两杯鲜榨苹果汁做对比实验,加入VC的果汁和未加VC的果汁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同一
8、个苹果榨出的果汁却有不同的〃扮装",这就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从而II页利开启探究之旅。1.围绕主题的问题要"搭建"台阶化学探究教学主题的选择首先要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对学生形成挑战性”但围绕主题的问题设置必须把握好〃台阶"的梯度。如在讲授《气体摩尔体积》时,笔者采取了三步问题探究(参见表1),经过三步探究教学,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知识就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总之,探究教学中教师必须提出富有吸弓I力和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学生产生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