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37508
大小:762.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9-06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皮亚杰生平简介皮亚杰(1896—1980)是当代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创立了日内瓦学派,被誉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把生物学、数理逻辑、心理学、哲学、科学史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吸收各派心理学的特点,综合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建立了自己的建构主义的儿童心理学,是当代认知建构主义的鼻祖。一、关于发生认识论(一)发生认识论的内容关于人类知识问题的研究。皮亚杰着重于探讨人的知识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人类的知识是如何增长的。(二)发生认识论的特点从各种知识的最基本形式开始去发觉他们的根源,是追溯他们从最初水平直到科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将哲学基础
2、的认知论建立在科学之上。二、认知发展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人的大脑能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生动地解释现实,并建立它的表象。(一)认知发展的过程例如,儿童往地上扔玩具这种成人眼中认为的顽皮行为,很可能是他们在体验物体的重力现象和自由落体的过程。(二)相关概念包括图式、适应、组织、同化和顺应等。认知发展认知结构认知机能图式组织适应同化顺应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的关系图1、图式(Scheme)图式是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它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以帮助我们适应外在的环境。人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
3、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如抓握反射、吸吮反射等。为了应付周围的世界,个体逐渐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系列的图式。以吮吸反射图式为例,在婴儿刚出生时,婴儿通常不加分辨地吮吸塞到他嘴里的任何东西——乳头、奶嘴、手指等。这表明分化还未出现,只有单一的、笼统的吮吸图式存在。在出生后不久,婴儿学会了区分,他发展出两种吮吸图式,一种与有奶汁的刺激物相对应,另一种则与其他刺激物相联系。饥饿的时候,他只接纳有奶汁的刺激物。2、组织和适应(1)组织代表认知机能的内部方面(2)适应代表认知机能的外部方面,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同化(assimilation):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
4、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顺应(accommodation):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在皮亚杰看来,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equilibrium)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平衡与不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1.成熟(maturation)。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为儿童形成新的行为模式提供了生理基础。2.练习和经验(practi
5、ceandexperience)。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3.社会性经验(socialtransmission)。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传递,主要表现为人们彼此间观念的交流。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化(equilibration)过程。当个体已有图式或认知结构能够同化新的知识经验时,个体心理上处于暂时的平衡状态。反之就会在心理上感到失衡。皮亚杰认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三、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提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由此,他把
6、个体的认知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TheSensorimotorStage,0-2岁)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知与运动来探索外部环境,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在认知发展上的两个成就:(1)发展客体永恒性(objectpermanence),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客体永恒性是以后认知活动的基础。(2)目标定向行为(goal-directedactions),即对动作和动作的结果进行区分,从而运用一系列协调的动作实现某一个目的。2.前运算阶段(ThePreoperationalStage
7、,2-7岁)◆儿童开始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儿童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三山实验”:如图所示,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