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1.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ID:42036858

大小:3.30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05

1.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_第1页
1.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_第2页
1.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_第3页
1.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_第4页
1.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_第5页
资源描述:

《1.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1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一、环境监测的目的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例:97年开始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周报工作。(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南京、沈阳、武汉及大连、厦门、珠海)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例:2012年2月3日长江江阴水域韩国船只苯酚污染,水体中挥发酚超标。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

2、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例:PM2.5标准值的制定二、环境监测的分类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监测目的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水质检测空气检测土壤检测监测对象 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一)按监测目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污染源的监督监测 1、监视性监测环境质量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天津港爆炸事故后空气监测污染事故监测环境污染法律诉讼中提供的监仲裁监测测数据核定企业的排污情况、监测人考核验收监员上岗考核、竣工验收监测测提供服务性的监测

3、(如环评)咨询服务监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进行高层次的监测,即对某一特定环境的监测。鉴定需注意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研究其从污染源到受体的运动规律(组成、性质、含量、迁移扩散的路线与速度、降解与积累规律、对人体的危害和影响程度)。需多学科的技术知识和周密计划。(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监测对象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1、大气污染监测分子状污染物:SO、NOx、CO、O等23粒子状污染物:TSP(总悬浮颗粒)PM(飘尘

4、)10气象因素: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雨量、湿度等太阳辐射、能见度(光化学烟雾)2、水质污染监测物理指标:色度、温度、浊度、电导率、溴味金属化合物指标:镉、铬、汞、铅、锌等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砷、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氨氮、溶解(DO)、pH值等有机化合物:COD、BOD、油、挥发酚、农药、阴离子洗涤剂等细菌学: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水文:流速、流量、水深、潮汐、风向、风速等3、土壤监测土壤污染来源:工业废弃物、农药、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监测项目:镉、铬、汞、铅、锌、苯并α芘、有机农药、无机

5、有毒化合物4、生物监测生物从土壤、水、大气中吸收营养物质过程中,有些有害的污染物质也被吸入并累积于生物体内。一般监测项目与土壤监测相似。水生生物中污染物的污染监测项目与水体污染有关。5、噪声监测噪声是除水、大气污染外的第三大污染。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噪声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