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ID:42036473

大小:10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06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充高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试题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而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來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

2、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Z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緡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釆”即“

3、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tl所谓的形式和内容。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

4、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1.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插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B.在中国古代,“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C.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屮“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D.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彬彬,然后君

5、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的语言进谏,“鄙”则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C.班彪说《史记》“文质相称”,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D.魏晋以后文论中“文”“质”二字的含义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是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非子•难言

6、》指出,如果分别釆用“文”或“质”不同风格,就无法达到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质”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例子。B.“文”和“质”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C.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己经过于质朴或过于靡丽了。【答案】1.B2.A3.C【解析】1.这段文字中的表述可以看岀“质”和“文”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在的道德,而文应时是文化知识等外在的东西。B项

7、中的“'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个意义不合原文的意思。2.A项中“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缠礼,就如同那些学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质”和“文”的含义理解,“文”是重在文化修养,而“质”是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所以A项说“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这里表意不准确了。3.C项中,“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片面的把“质”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