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6期(总第137期)【近世史坛】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姚琦(韶关大学社会科学系,广东韶关512005)〔关键词〕中国近代;报刊业;社会变迁〔摘要〕1815-1915年中国出版了近2000种中文报刊。这些报刊在内容上反映了近代中国从最初西潮东来到洋务、维新、反清革命、创建民国的全部过程。在名称上折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社会变迁和国人对中外大势的认识。在出版地上由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辐射,体现了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宏观考察分析,可知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与中国近代历
2、史发展线索基本一致,从诸多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01)06-0122-06报刊是近代社会表达政治意向、传播封建皇帝诏书和封建王朝法令的中国最早思想文化和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在近代报刊——邸报,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中文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报刊是19世纪初才出现的。1815年8月5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1815年中国第一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出版了第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刊到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
3、月统纪传》。1915年《青年杂志》出版的100年间,中国从19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洋务运动兴大陆和海外总共出版了近2000种中文报起前,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南洋和中国东刊。中国近代的报刊发展与近代中国历史南沿海城市创办了60余种近代中、外文报发展的线索基本一致,是近代中国各个时刊,如1823年7月创刊于雅加达的《特选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和变迁撮要每月统纪传》,1857年1月创刊于上的缩影。海的《六合丛谈》等。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由闭关自守、愚昧自大的封建帝国遭受西方一列强的冲击、侵略,初步沦为丧失领土主权尽管远在唐宋时期
4、中国就产生了刊载和民族尊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收稿日期〕2001-06-11〔作者简介〕姚琦(1962-),男,安徽安庆人,历史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122—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这些报刊在内容上大致反映了这一过程。较早据有澳门也有相当的影响。报刊的出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1840年以前,外版地多以南洋、香港、澳门、广州为主,则反国传教土作为西方殖民者滚滚东来的急先映了早期西方殖民者主要以南洋、澳门、香锋,所创办的中文报刊以中国人为对象。由港为据点,逐渐渗透到中国大陆,广州作
5、为于中国人对外来者还怀有戒心,加之西方中国南大门,自明清以来向为通商口岸,较殖民者的扩张势力有限,这些报刊多以宗早受到西方殖民势力的影响。教刊物的姿态出现,宣传基督教义,鼓吹万二国一方,如《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宣称其办报宗旨“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惟一急务”,“所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洋载,关于宗教之事,居大半”;《特选撮要每务运动时期,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月统纪传》也强调该刊是“创造天地,主宰刊迅速兴起。以1858年由伍廷芳等创办的万人,养活万有者之理”,使“无一人不遵神《中外新报》创刊于香港为开端,总数达数之令”〔1
6、〕,以消除中国人的戒心。1840年以百种,如1864年于香港创刊的《华字日后的报刊则致力于消弥中国人民因鸦片战报》,1873年在汉口创刊的《昭文新报》,争而生的对外仇恨心理,鼓吹中外通商,中1893年在汉口创刊的《汉报》等。从60年外友好,宗教已不占主要地位,多刊载各国代到90年代中期,清政府在经历两次鸦片近事、商业消息和一般新闻评论,一些报刊战争的失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自上而下也介绍某些粗浅的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以地推行了一场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炫耀西方的文明。动,因而这一时期的报刊在内容上多主张这一时期的报刊在名称上仍带
7、有中国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引进西方的机器设传统报刊的原始形态,同时也反映了传统备和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举办新中国正面临中西文化的初步接触和西学东式学堂,派遣留学,编练新式海军等洋务事来的浪潮。外国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名称宜。由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办的报刊多使用“传”、“纪”、“说”、“谈”而不使用则纷纷提出“振兴商务”,“制西人以自强”,“报”,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依泾杂发出了开矿筑路、建立近代工业、撤销“厘说》、《六合丛谈》等,明显带有中国传统报金”、改变“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和扶植民刊的原始形态以迎合中国读者。
8、而更多的族工商业的呼声,个别报刊还提出了废八报刊则以世界观念冲击中国人的“天朝大股之举、设立学校、培养有用之人的主张。国”中心观念,如《天下新闻》、《遐迩贯珍》、针对这一时期日本、法国的侵华野心,不少《各国消息》等,以纵论天下、囊括海内的字报刊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