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7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ID:42028628

大小:143.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6

2017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17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17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17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17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n

2、?()()座位号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o1.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知道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3•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实行“连坐法”

3、D.4•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推行县制)o5.6.7.A.治理黄河B.兴修灵渠C.大禹治水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A.编钟B.铜钟C.古筝下列哪家的学说成为后来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A.法家B.儒家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D.都江堰)。D.笛子12.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县这一行政建制开始于()A、夏B、商C、战国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尧B、黄帝和炎帝战国时期最著名、最彻底,影响最大的变法(A

4、、吴起变法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诸子百家中哪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A、儒家B、道家今天汉字的渊源是()oA、甲骨文B.金文孔子的言论被他的学生学成A、《论语》B、《孔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A.夏朝B.商朝C.东周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他主持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上述材料讲述的是什么水利工程?(2分))oD.墨家)o13、14、15、16、17、18、19、20.(1)S3&A.9、(A.C.墨家)。D-道家D.青铜鼎C.青铜立人像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黄帝吋

5、B.夏朝吋C.商末周初D.春秋战国《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D.雉庄王称霸10、•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A金文B.甲骨文1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B.C.发展社会经济D.C•楷书D•小篆)。保卫镐京巩固统治D、秦国)舜D、大禹)B、申不害变法C、邹忘变法)C、秦穆公)D、。兵家C、D、楚庄王C、法家C.大篆)一书C、《道德经》D.小篆D、商鞅变法D、《孟子》)

6、oD.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民。10分)该水利工程由哪三部分组成?(3分)是有谁设计修建的?(3分)该水利工程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对此你有何感受?(2分)22.请将春秋战国思想家及其思想对号入座用字母填入以下表格。(8分)A.韩非子B.孟子C.墨子D.庄子E.“兼爱”“菲攻”F.“民贵”“君轻”G.“道法自然”H.“法治”23•阅读材料:(16分)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材料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材料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请回答:(1)以上材料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教育家说的?(2分)生活在哪

7、个时期?(2分)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2分)学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思想家思想主张(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分)他变法的目的是什么?(3分)(3)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2)材料二中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至少写出两点)(4分)(4)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E园聲2-(3)作为一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主要观点和成就有哪些?(4分)25•材料题:(10分)(4)他的言论被整理在哪一著作中?(2分)“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

8、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阅读材料后冋答:(1)材料一中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3分)24•阅读下列材料:(16分)(2)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分)有什么危害?(3分)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君书•更法》(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2分)材料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材料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题号123456

9、78910答案CADDABAC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DBDAAAAA二、非座位号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回答:(2)以上材料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教育家说的?(2分)生活在哪个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