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23782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6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6、辛弃疾词两首教材简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当时的作者35岁,离举兵起义抗金,率众投奔南宋干-朝已经过去十多年,胸怀报国之志的作者却一肓•没有得到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郁闷难平。这一年秋天,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而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口伤抱负世无知己,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开禧元年(1205年),这时的作者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镇江)。京口是三国吋吴国的军事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起兵的地方。所以,作者登上北固亭,联想到
2、曾在此建立丰功伟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觉满怀报国之志。而想到南宋王朝一直偏安江左,不思北伐,韩促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岀兵,作者为此感到极大的愤慨。学标教口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2、体会景色和典故屮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4、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重点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难点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教法
3、与学法朗读法、探究法、讨论法总课时二课时主备人周邦贵课型教读参与人高一年级备课组全体成员时间2014年5月20F1教与学方案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中国的历史上,南宋是一个特姝的年代,宋朝统治者渡江之后,虽一度有北上复国的志向,但这一志向很快就在声色犬马屮被遗忘了,所以,南宋的很多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屮都会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收复失地的决心,当看到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Z后就会产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比如陆游、比如辛弃疾。二、作者简介。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史上伟
4、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原是钢勇双全的英雄,也大主一副英雄相貌。因牛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Z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林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角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三、写作背景。辛弃疾于绍兴1•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
5、王朝。《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年35岁。这时,他占江北率领人马來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懣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
6、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亨上的一座亭了。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Z胜簽这一年的秋天,作者登上了建康城的赏心亭,眺望辽阔的南天、远逝的流水和髙耸的山峰,乂看到了夕阳西沉,听到了声声雁啼,就更引发出来他的无限忧思。四、解读诗歌。(一)解题登:一看题H,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登高抒怀Z作。古人云“登高必赋”,是说古人最喜登上高处,临髙抒怀,吟诗作赋。登得高,才望得远,凭高远眺,天地苍茫,视野广阔,常能看到一些触动H己心弦的东西,因而情不白禁地吟咏高歌,写下抒怀Z作。(二)整体感知1、指名学生朗读,正字正音。2、学生齐读,把握节奏。3、自读诗歌,对照
7、书下注释理解课文(三)分析鉴赏上片1、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提示:借景抒情2、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提示:楚天、江水、远山、落日、断鸿3、-•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乂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提示:楚天(千里)——气势阔人江水(无际)远山(连绵)——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楼头)落FI——南宋国势衰颓断鸿声声——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4、“游子”指谁呢?这乂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提示: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