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

ID:42020671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6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1、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实验步骤:1、把实验器材安装好。2、把重物挂在杠杆左侧,并固定在右侧不同位置上,挂上钩码,做三次,并记下每次距离支点的距离。3、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并分析其中的规律。4、整理辭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现象:阻力不变,左边刻度距离越长用的钩码越少。实验结论:在阻力不变的悄况下,用力点离支点越远就越省力。2、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实验步骤:1、测出垂直捉升小车所需的力;2、第一次垫3木书,搭成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笫二次垫上6本书,搭成斜

2、血,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血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4、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5、汇总学生实验数据;6、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斜而省力的秘密。实验现象:斜而坡度大时,拉力大;斜而坡度小,拉力小。实验结论:使用斜而可以省力,斜而坡度越人越费力,斜而坡度越小越省力。3、探究轮轴是否省力的实验实验步骤:1、用弹簧秤宜接提起钩码观察用了多少力?(0.5牛)2、组装小伦轴,用它提起重物观察用了多少力?(0.2牛)3、纟R装人伦轴,用它提起重物观察用了多少力?(0.1牛实验现象:轮大测力计读数多(轮人拉力人),轮小测力计读数小(轮小拉力小)实

3、验结论:使用伦轴能省力,在轴一定的悄况下,伦越人越省力。4.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步骤:一、定滑轮组装1、将支架在实验盒上固定好。2、将线穿过滑轮,并将滑轮固定在支架上;调试好拉力计。3、线的一端挂上一个勾码,另一端挂在拉力计上。4、匀速拉动拉力计,使得线带动勾码上升,记下拉力计上指针的数据,并观察勾码和拉力计的运动方向。5、撤下装置,用拉力计直接测量勾码的重量,得出的数据在与刚才的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二、动滑轮组装1、将支架在实验盒上固定好。2、将线穿过滑轮,并将线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调试好拉力计。3、滑轮的钩子挂上勾码,线的另一端挂在拉力计

4、上。4、匀速拉动拉力计,使得线带动滑轮和勾码一同上升(强调此时拉力计带动的不只是勾码的垂量,还冇滑轮的重量),记下拉力计上指针的数据,并观察勾码与滑轮和拉力计的运动方向。5、撤下装宜,用拉力计直接测量勾码和滑轮的重量,得出的数据在与刚才的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实验现象:定不滑轮的勾码和拉力计的运动方向相反;动滑轮的勾码和拉力计的运动方向相同。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方向,但能省力,使用滑轮组既能改变方向,乂能省力。5、研究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的特点实验步骤:1•组装链条传动装置:(1)把大小不同的两个齿轮放在桌

5、面上,用链条圈(或瓦楞纸条圈)套在两个齿轮的外围;(2)把大小不同的两个齿轮向两边拉,使齿轮绷紧链条圈(或瓦楞圈)2.观察链条传动的特点(1)在两个齿轮上分别用记号笔画出一条半径;(2)转动一个齿轮,仔细观察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圈数;(3)用文字或示意图记录结果。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准确描述链条传动特点。实验现象:齿轮和链条都可以传递力,也町以改变运动速度。实验结论:链条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6、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实验步骤:1、折形状:用四张A4纸分别折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和圆形的柱形纸

6、筒,接头用透明胶布粘贴紧。2、比较实验:(1)将作业本轻轻放在三角形柱形纸筒上,注意将作业木的垂心放在纸筒的中心,一本一本往上叠放,直到作业本把纸筒压垮,把作业本数减一后记录好数据。(2)进行正方形、六边形和圆形林形纸筒的操作与上相同。3、比较数据,总结结论。实验现象:折出的介越多,纸筒的承受力就越强。实验结论:在不同形状的柱形纸筒的承受力是不同的;在不同形状的柱形纸筒中,圆柱形纸筒承受力最强。7、研究不同形状支架的稳固性实验步骤:1.用吸管、大头针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支架,然后用力往两边拉拽,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2

7、.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易变形的支架变得稳定、牢固?实验现象:三角形不易变形。实验结论:三介形支架最稳固,其他易变形的支架可以搭成三角形,可以变得稳左牢固。8、建高塔实验步骤:1.画出设计草图;2.选择制作材料和连接物,确定合适、牢固的连接方法;3.测量塔的髙度和它的稳定性。实验现象:由一个一个三角形支架组成的高塔,才是最牢固的。实验结论:髙塔要上宽下窄,上轻下重才稳网结实。9、研究不同桥梁的承受力实验步骤:1、桥梁设计。2、用硬纸板、木块、A4等东西分别设计一座平板桥、一座拱形桥和一座斜拉桥;3、依次在三炖桥上分别放钩码比较承受力,看哪一屎桥的承重力人

8、。4、整理器材。实验现象:拱形桥承载的钩码多。实验结论:不同形状的桥梁承受力是不同的。桥梁的承受力与桥梁的厚度、栏杆的高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