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岗位危险因素告知制度

重点岗位危险因素告知制度

ID:42006811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5

重点岗位危险因素告知制度_第1页
重点岗位危险因素告知制度_第2页
重点岗位危险因素告知制度_第3页
重点岗位危险因素告知制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点岗位危险因素告知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点岗位危险因素告知制度危险源是危险的根源,是系统屮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的危险物质。一般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对危险源属性的分析,有利丁危险源的辨识、控制。依据《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重预防、抓源头、控过程、求实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把预防的关口前移,现场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本制度,相关内容如下:第一条生产部门向作业人员提供必需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并确保其熟悉和掌握

2、有关内容和违章操作的危害。第二条推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中将施工危险情况、采取的措施、解决的办法以书面告知的形式或告知牌的形式通知作业人员。第三条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1、安全风险2、危险源通报3、安全制度和规程4、紧急反应及现场处置程序5、个人防护使用要求第四条重点岗位危险源的辨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第一步是确认或辨识危险源。对危险源的辨识基本原则是:(一)本质属性有潜在危险性:1.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2•有中毒窒息危险;3.有高空坠落危险;4•有烧伤、烫伤、腐蚀危险;5.有飞溅物打

3、击危险;6.有被物体绞、辗、挤压、撞击、切割、挂带危险;7.有被车辆提升系统伤害危险;&有触电伤害危险;9•其他容易导致人员伤害、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危险。(二)隐患容易产生又不易被发觉、且难于控制。隐患泛指潜在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从理论上而言,凡存在隐患的设备、岗位、场所都可视为危险源;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凡是有本质属性危险性的设备、岗位、场所都视为存在隐患,都一概作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根本依据,以造成危险源过多过滥,失去重点监控意义。第五条重点告知内容:1、危险源: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告知措施:(1)

4、安装、拆卸起重设备和高脚手架、模板等设施时,应当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并在施工时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2)在高处作业人员,耍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3)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拴好安全网。(4)高空作业点下方不得有人逗帘,工作屮严禁上下抛掷工具和材料。(5)严禁用绳索、软线、链条等代替安全带。(6)开挖深度超过加时,其边缘上而作业同样应视为高处作业,要设置警告标志。(7)大雨和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缆索吊装及大型构件起重吊装等作业。(8)高处作业人员和挖孔桩人员严禁穿硬底鞋。2、危险源:触电告知措施:(1)施

5、工所用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凡有裸露带电的电气设备和易发生电击的危险区,都要设围栏、护网、箱、闸等屏护设栏设施。(2)施工用电的线路及设备,应按施工组织设计安装设置,并符合供电部门的规定。(3)严禁将电线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管、扒钉等金属件上。(4)手持电动工具应由专人管理,手柄绝缘良好,凡不符合要求的机具严禁使用。(5)变、配电室严禁使用易燃的材料建筑,建筑结构应符合防火、水、漏、盗、防小动物串入及通风良好的要求;在采用外来电源和自备发电机两个电源交替使用时,必须安设能防止两个电源的连锁装置。(6)施工现场生产和生活用电要统一规范

6、、布局合理,并保持接地装置可靠,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O(7)电焊机必须接地,电焊机用毕必须切断电源。(8)接地线应用不小T25mm的多股软铜线,装接与撤除接地线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和设监护人。3、危险源:窒息告知措施:(1)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安设通风设施(鼓风机)O(2)制定操作规程、设立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3)做好窒息应急措施。(2)必须与外来施工单位签定妥全管理协议书,明确责任,明确联络人。4、险源:起重伤害告知措施:(1)吊车工、指挥人员耍了解起重机械性能。(2)起吊时必须专人指挥。(3)起重工持证上岗。5、险源:机

7、械伤害告知措施:(1)操作手要了解机械设备性能。(2)操作手要掌握机械操作规程。6、险源:爆炸告知措施:(1)氧气瓶乙烘瓶固定放置,间隔不小于5叽(2)氧气瓶、乙烘瓶不能暴晒,气管不能混用。第六条严格执行危险源告知制度,造成事故的后果、控制措施、应急措施等,使在危险源场所的全体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危险源的基本常识,做到相互监督,自觉遵章守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