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香港书展畅行20年的秘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香港书展畅行20年的秘密本届香港书展提出了“多元与创意”的主题。这一主题,恰恰暗合了香港书展20年发展的内在基因。作家阎连科曾说:许久的许久,我们千百万的人,都把繁闹的香港视为文化的沙漠。可是,每年7月的香港书市,让我豁然改变了这个人云亦云的无知。凡是去过的人,都说此言不虚。7月22日至25日,记者应邀访问第20届香港书展期间,就真切地见识了它的魅力。书展由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主办,设在位于港岛核心区域的湾仔会展中心。书展开幕前一天,香港各大媒体就毫不吝惜地辟出多个版面,详细介绍书展的摊位、活动概况、来访作家以及游览路线图等。22日上午9时开幕前,已有数百名市民排队
2、等候,之后长长的人龙便蜿蜒曲折地向外延伸,马路上绕了几个圈子,一直到下午5时都没停歇。贸发局的工作人员说,以平均一小时有1万入场人次计算,书展首日可吸引10万人次进场。统计数字显示,香港700万人中,约有12%的人都会参与书展。香港贸发局主席苏泽光在开幕式上说,书展是贸发局举办的最成功的展览会。他在19年前以贸发局总裁身份为书展揭幕,当时只有150家公司参展,20万人入场;转眼间,书展已成为华语世界中最多人参与的图书展。今年的香港书展,展出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0家参展商的书刊,举行200多项文化活动,参观人数则超过了90万。开放包容是法宝本届香港书展提出了“多
3、元与创意”的主题。这一主题,恰恰暗合了香港书展20年发展的内在基因。“书展大使”梁文道一语道破:冷漠,造就了香港最自由的气氛,他说:''香港的包容多元,不是因为热情地拥抱世界,而是不带感情。”或许再不可能找到另外一个书展,可以将最好的中文作家、红透大陆的国学明星、台湾地区的历史教授聚在一起,各享自己的天地,丝毫没有偏颇怠慢之处。《亚洲周刊》资深特派员江迅参与组织了连续五届书展的“名作家讲座系列”。他说,香港书展完全是一个文化自由的平台,于丹、易中天可以来,哈金和沙叶新也可以来。贸发局助理总裁叶泽恩告诉记者,香港书展的定位,就是一个全家老小都能参与的、多元包容的图书展会。
4、“无论你是什么背景,抑或什么信仰、喜好,都可以在这里各得其所。”也正因此,参观书展的人数,在过去几年中,每年都以10万人的数字在增长。贸发局助理总裁叶泽恩说,起初,香港书展给人的印象仍然是商业气有余,文化品位不足,媒体报道也多着眼于参展的明星,场内拥堵的追星族,以及读者对休闲娱乐读物的青睐。为改变这一形象,2005年香港贸发局决定与《亚洲周刊》合作,邀请两岸三地的作家和文化名人到书展开讲座,借此提升书展的文化品位。2005年,台湾作家龙应台、南方朔,内地作家苏童、香港作家陈冠中等五人来到书展现场,共有2000多人前往聆听名家讲演,破历年书展纪录。2006年,香港书展的文
5、化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金庸、倪匡、余华、刘心武、虹影、苏伟贞、初安民、小思等一干名家,代替以往的娱乐明星,成为当年书展最耀眼的“文星”。多元化的名家甚至吸引了众多内地书迷慕名而来。今年,香港贸发局加大了宣传力度,不仅组织梁文道、马家辉两位书展大使进行两岸四地(北京、上海、广州、台北)的巡游推广,而且还加强了与珠三角旅行社、购书中心和传媒的合作,组织多个书展特色游项目,广邀书迷参与。叶泽恩说,今年也有很多上海客人专程来参加香港书展,看书、度假、购物都能兼顾。来自广州的大一学生孔嘉仪说,香港书展有很多有趣的讲座,包括漫画家几米的分享会。她说:"一直很喜欢几米的作品,今天专程
6、过来看他。”书展主办方充分考虑到来港游客,开辟了专门通道,使他们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享受更多的书香。为分流下午的人流,他们发明了“超级书迷证”,还规定上午10时前入场者门票仅售10元(原价25元港币)。八卦休闲也兼顾“嘉年华”是香港人的发明,是对狂欢节的意译。如今,这个天才般的舶来词又被港人套在了书展头上。每年7月,邀上亲朋好友,随人群涌入香港会展中心,翻翻书、买买书,或者听听讲座、追追星,成为许多香港人(尤其是青少年)夏季必做的事情之一。学者易中天曾狐疑地看着那些时尚青年人充满青春活力地牵手出入,于是问:''他们就不买书?”朋友告诉他:“也买。不过,经典名著、思想文化
7、之类的,买的人不多。”今年的书展,“靓模写真集”成了他们的最爱。由于书商在展前做足了炒作功夫,不少青少年一拥进会场,立刻冲到出售写真集的摊位扫货,然后排队等候在现场签名售书的模特签名。书展开幕当天,几千本写真集就被一扫而空。这是本次书展的最大热点,也是最大的争议话题。不过,争议归争议,阅读毕竟还是一件极其私人的事。易中天就说,“其实买什么,不重要。买不买,也不重要。就算只是逛逛,不好么?今天随便逛逛的,明天没准是读者;今天买明星照的,明天也可能读书。有书展,有人来,就很好。”在一楼的各大书商的摊位前,围满了稚气未褪的青少年,对他们来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