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91550
大小:5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5
《常宁四中物理其中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常宁四中九年级物理上期中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的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2.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 B.两个普通鸡蛋中约为10N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g 3.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D.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4.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足球的受力情况是()A、只受踢力B、只受重力C、既受踢力,也受重力D、不受踢力,也不
2、受重力5.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块运动过程中()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B.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D.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6.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B.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7.关于实验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值误差较大,便是错误B.误差时大时小,因而造成
3、实验中产生错误C.错误是人为造成的,而误差是测量工具的不精密造成的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8.如图2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匀速向右滑动时,弹簧秤示数为10N,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摩擦,则水平拉力F和物体A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f的大小分别是:A.F=20N,f=20N B.F=10N,f=20N C.F=20N,f=10N D.F=10N,f=10N4-第页 共6页-9.园艺师傅使用如图3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增大动力臂,省力C.减小
4、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D.减小阻力臂,省力10、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分别测量某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的结果分别是18.11cm、18.10cm、18.22cm、18.10cm,其中错误的结果和最接近于课本的真实值分别是()A、18.22cm18.1cmB、18.22cm18.103cmC、18.22cm18.10cmD、18.11cm18.13cm11、下列各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A、如果汽车开得太快,遇到紧急情况不容易刹住B、射击比赛时,离开弦的箭仍可以继续向前飞行C、投掷出去的铅球仍要落回地面D、在草地上滚动的皮球,越滚越慢,最后会停下来1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
5、器中装有同种液体,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比较A、B、C三点处液体压强的大小()A、PA>PB>PcB、PA=PB=PcC、PB>PA>PCD、PC>PB>PA二.填空题1、某液体的质量是110g,体积是100cm3,它的密度是__g/cm3=___kg/m3。2、狗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总重为5000N的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向西前进,速度为1m/s,雪橇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若雪橇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则摩擦力为_______N.若在雪橇上再装些货物,则摩擦力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在百米跑训练
6、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s跑完34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 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 m/s.4、如图2,A、B两个滑轮中,A是______滑轮,B是_____滑轮,在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时,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90N,匀速移动物体,水平拉力F为______N.5、大型平板挂车装有多组双车轮,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压强;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为了________摩擦。(填"增大"或"减小4-第页 共6页-")6.图7是人抬起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
7、一个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N,抬起车把的力F为N.三、作图题32、如下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试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33、画出图13-1-13中各动力和阻力的力臂三.实验与探究题1、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运动(1)比较甲、乙两图实验情景,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甲、丙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