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跳跃》说课稿

《支撑跳跃》说课稿

ID:41984891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5

《支撑跳跃》说课稿_第1页
《支撑跳跃》说课稿_第2页
《支撑跳跃》说课稿_第3页
《支撑跳跃》说课稿_第4页
《支撑跳跃》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支撑跳跃》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支撑跳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老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支撑跳跃》,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说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体育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突破口,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引入课堂教学,并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避免了学习过程的枯燥,让学生热爱活动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亨受、在活动中健康成长。(二)教学思路设计小学生不喜欢单调乏味的动作练习,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学习。在教学设计上本课利用游

2、戏设计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本节的内容,看谁跑的快。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互动、交流、讨论、探究式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自己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激发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共同提高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利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竞争环境,树立自信心,树立集体荣誉感。二、说教学内容1.《支撑跳跃: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选自教育部审定2012人教版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5至6年级全一册。1.游戏:障碍跑三、说教学对象五年级的学生对体操运动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并且热爱体育运动,参与学习积极主动。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有一定的肌肉力

3、量,但身体素质处于中等,对需要协调、平衡能力的“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向前跳下”教材需要由分解到完整,逐步掌握,一一攻克掌握动作;在体育运动的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领悟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简单的评价能力。同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参与意识、团结协作、信任与责任意识;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别对待,注意教学铺垫和层次安排,鼓励学生战胜自我,体验成功感。四、说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学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次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支撑跳跃的跳上成蹲撑动作,激发学生对练习的积极性。2.初步学习跳上成蹲撑的动作方法,体会上跳箱时双脚蹲成的动作方

4、法,提高上、下肢力量的同时,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3•培养学生与同伴的合作和自觉遵守竞赛规则的意识,以及勇于克服困暖,敢于挑战的精神。四、说重难点重点:支撑提臀、收腹成蹲撑。难点:助跑、踏跳、支撑提臀、收腹成蹲撑动作的衔接连贯。五、说教法学法为了使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抓住"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根据这个核心理念我将在本节课中采用:讲解师范法,游戏竞赛法,和学生相互讨论法三结合的方式的方法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其中学生讨论法主要是在我的提的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的。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要求:应该

5、让学生采取观察模仿法、游戏和小组讨论的方法的方法进行学习,以便提高学习效率。六、说教学的过程根据以上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教材结构、学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实现,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课堂常规一、上课式1.队长整队2•报告人数1.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提要求5•安排见习生(二)、队列练习1.齐步走——立定2•行进间裂、并队走一一立定(二)准备部分(一)、自编足球操(二)、专项练习1•俯卧支撑收腿2.“越线射门”游戏(三)基本部分一、支撑跳跃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动作方法:跳上成蹲撑:助跑、踏跳,两臂支撑器械(与肩同宽)同时提腰,屈膝上提贴近胸

6、部,两脚前脚掌踏上器械成蹲撑。保护与帮助:当练习者上箱时,保护者站在箱的斜前侧,一手攥住练习者上臂上提,一手托臀。口诀:双脚踏跳要有力,支撑提臀把腹收。屈膝上提贴近胸,脚踏箱面稳蹲撑二、游戏:障碍接力跑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4组,成纵队排在起跑线后。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向前跑出,在奔跑途中设置障碍,按照要求绕过障碍后,再返回与组员击掌接力后站在队尾,依次进行,直至最后一人。游戏规则:1.不能抢跑。2•按照要求通过障碍物。1.击掌后才能从起跑线出发。三、结束部分放松、总结、下课七、说场地器材录音机一台、跳箱6个、大垫子6块、踏板6块、自制足球31个、呼啦圈4个。以上是我在预设教

7、学《支撑跳跃》一课时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