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妮克莱恩的理论概述

梅兰妮克莱恩的理论概述

ID:41957095

大小:606.56 KB

页数:104页

时间:2019-09-05

梅兰妮克莱恩的理论概述_第1页
梅兰妮克莱恩的理论概述_第2页
梅兰妮克莱恩的理论概述_第3页
梅兰妮克莱恩的理论概述_第4页
梅兰妮克莱恩的理论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梅兰妮克莱恩的理论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梅兰妮·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内容:克莱恩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概述1.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命题2.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内核主流精神分析理论分类: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克莱恩的生平和学术历程克莱恩学派的形成克莱恩理论的来源a.弗洛伊德客体观的继承b.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学家的启蒙c.和安娜·弗洛伊德的分歧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1882年3月30日,梅兰妮.克莱因出生于维也纳一个传统的犹太教家庭。她是父母的4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父亲是一名博学多识具有叛逆精神

2、的牙医,他在梅兰妮18岁时去世。梅兰妮的另两位亲人姐姐西多妮(9岁)和哥哥伊曼纽尔(25岁)都过早的夭折,对她打击很大。尤其是才华出众的伊曼纽尔,不仅与她有着相同的对文学和艺术的追求,而且对她的成长影响最大。他指导梅兰妮的学习,并将她引入自己的学术氛围浓厚的朋友圈,梅兰妮后来的丈夫阿瑟·斯蒂芬·克莱恩就是她哥哥的一位朋友。梅兰妮的个性中略带抑郁,与她这两位亲人的早逝尤其是伊曼纽尔的去世不无关系。同时,他们也刺激了她的理智兴趣,使她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寻求发展并取得成功。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梅兰妮19岁时定婚,因而打断了学医的计

3、划。只用了两年时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人文科学。21岁结婚,育有两子一女。但她对于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并不满意。1910年梅兰妮全家定居布达佩斯,她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在那里她不仅找到了向往已久的学术友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那里她第一次读到弗洛伊德的著作《释梦》,并由此激发了她对于精神分析长达一生的兴趣和追求。她先是接受费伦奇的分析,在他的鼓励下开始分析儿童。1917年(或1918年)结识弗洛伊德。1919年宣读了生平第一篇学术论文《论儿童的发展》,借此加入布达佩斯精神分析学会。1920年结识卡尔·亚伯拉罕,亚伯拉罕本人

4、则鼓励她在儿童分析方面的研究。这促成了她于1921年前往柏林,担任柏林精神分析学院的儿童治疗专家。在此期间,克莱恩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儿童分析技术:游戏治疗。在1924年德国精神分析学协会的第一次会议上,亚伯拉罕针对克莱恩关于Erna病例的研究,做出这样的预测和评价:“精神分析的未来在于游戏分析。”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1925年克莱恩在萨尔斯堡的会议上提交了第一篇关于儿童分析技术的论文:《早期分析的心理学原则》,得到琼斯的赏识,他热情地评价说“精神分析的未来就在于儿童分析”。这成为克莱恩移居伦敦的重要原因

5、之一。随着个人事业的进展,克莱恩请求亚伯拉罕对她进行分析。亚伯拉罕对克莱恩的分析从1924年开始,只进行了9个月,因为亚伯拉罕的突然去世而被迫中断。由此,克莱恩也开始了长达一生的自我分析。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1926年克莱恩定居英格兰伦敦,也是在这一年,44岁的梅兰妮.克莱恩与丈夫离婚。在伦敦,克莱恩的事业达到巅峰。第一部系统论著《儿童精神分析》,这是克莱恩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之作。在这本著作中,她描述了早在前生殖欲期的俄底浦斯情结的复杂性,以及超我在前生殖欲期的起源和演进;她发现了分裂、投射和内投的重要性,详细地描述了儿

6、童内部世界逐渐建立的过程,等等。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1933一1946年是克莱恩真正的思想成熟期。《躁狂抑郁性状态的心理发生学的特点》(1935)一文中,克莱恩提出了偏执状态和抑郁性状态的概念。标志着克莱恩关于儿童心理结构的理论初步形成,标志着在人格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由传统的力比多驱力模式转向关系结构模式。(过渡性理论家)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论某些分裂机制》(1946)她把分裂机制与偏执状态联系了起来,提出偏执一分裂样状态(paranoid-schizoidposition)概念。同时在认同、投射和内投等观点的基础上,克

7、莱恩形成了“投射性认同”概念。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从1947一1960年这13年的时间,是克莱恩对其理论的思考、深化和整合时期。在这一时期,克莱恩试图从心理玄学的高度来阐明挫折和满足的内部决定论,这些观点集中在《嫉妒与感恩》一书中(1957)。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在1934年之前,她研究的重点是儿童精神分析的技术,同时根据力比多阶段和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理论来描述她的临床发现。从1934年开始,她首次根据自己的结构性概念“状态”来解释她的发现。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当1946年她提出偏执一分裂样状态概念后,她的儿童心理发展

8、观完全成熟,她开始用偏执一分裂样状态和抑郁性状态的观点来界定自我和超我的关系。最后十年左右的时间,她的兴趣由对这些机制的描述转向用弗洛伊德的双本能理论阐明它们的本能性决定论。克莱恩学派的形成1926一1938年,克莱恩在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地位日益巩固。这一时期,她的游戏技术日趋成熟,她在儿童分析实践中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