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47576
大小:1.47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04
《2012年3月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联考文综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高三综合练习(二)文科综合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图2图3图1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奇特,主峰天柱峰(图1)如巨柱擎天,飞来峰(图2)上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图3),峰雄石奇,是我国5A级景区,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据此回答1、2题。1.飞来石来自于A.冰川漂砾B.火山弹C.陨石D.花岗岩风化2.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断裂——抬升B.沉积——侵入——隆起——侵蚀C.板块碰撞——火山喷发D.沉积
2、——褶皱——背斜成山图4为2010年4月6~15日福建省同纬度沿海某地和内陆某地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分布。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4A.甲地位于沿海,乙地位于内陆B.该时间段内,甲地降水总量大于乙地C.该时间段内,甲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大于乙地18D.该时间段内,甲地气温日较差都大于乙地4.关于乙地4月13日天气的预报,最有可能的是A.阴有小雨 B.多云转阴 C.午后雷阵雨 D.小雨转中雨图5气温年较差是一个地区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读图5完成5-6题。丙5.对世界
3、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暖流流经的海区气温年较差小B.气温年较差由赤道向两极递增C.热带沙漠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D.赤道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小6.图中丙处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产生这一现象的气候原因是A.气温的年较差较大B.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濒临海洋,全年降水量大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下表完成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C.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D.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8.
4、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A.西欧地区 B.东南亚地区 C.地中海地区 D.中亚地区18读图6完成9、10题。图69.该图反映了A.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C.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 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10.依据该模式推断,某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若年降水量不变,则200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1970年的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两倍 D.三倍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
5、0亿。下表是世界和中国人口(单位:亿人)统计数据,据此完成11题。年份1800193019601974198719992011世界10203040506070中国44.75.46.610.912.613.71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A.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B.中国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C.世界人口现在已经进入现代型增长模式 D.中国人口已经达到了环境承载量12.“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其中的“天”是指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6、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13.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A.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B.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18C.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D.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14.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一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下列史实与诗中内容相符合的是 A.平定三藩 B.收复台湾 C.抗击沙俄 D.多伦会盟15.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
7、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A.挽救民族危亡B.实现富国强兵C.引领思想启蒙D.建立民主政治16.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