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复习案)

兰亭集序(复习案)

ID:41933814

大小:80.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5

兰亭集序(复习案)_第1页
兰亭集序(复习案)_第2页
兰亭集序(复习案)_第3页
兰亭集序(复习案)_第4页
兰亭集序(复习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复习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编制人:关雁文领导签字今义:判断动词,是)今义:指修建、处理)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今义:指书信)今义:指方向)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今义:指曾经)今义:文雅))))课题:兰亭集序(复习)案序号7一、指出并解释通假字1.趣舍万殊2.悟言一室Z内二、古今异义①是口也(是:古义②茂林修竹(修:古义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④信可乐也(信:古义:⑤向之所欢(向:古义:⑥列坐其次(次:古义:⑦及其所之(及:古义: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必古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

2、(2)映带左右(带:(二)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三)动词的使动(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四)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贤:⑵少长咸集(少长:⑶无丝竹管弦Z盛(盛:(五)形容词的意动(1)齐彭场为妄作(齐:(2)当其欣于所遇(欣:(六)数词的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七)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Z娱(极:)四、一词多义1之⑴所Z既卷⑵以之兴怀⑶夫人之相与⑷极视听之娱⑸向Z所欣2修⑴茂林修竹⑵况修短随化⑶乃重修岳阳楼⑷修守战Z具3虽⑴虽趣舍万殊⑵虽世殊事异4于⑴会于会稽山阴Z兰亭⑵欣于所遇⑶

3、终期于尽5以⑴引以为流觞曲水⑵亦足以畅叙幽情⑶犹不能不以Z兴怀6—(1)若合一契⑵其致一也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⑷一觞一咏⑸悟言一室之内五、翻译下列句子,指出特殊句式1、死生亦大矣2、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琢为妄作3、英致一也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5、当其欣于所遇6、亦将有感于斯文7、仰观宇宙Z大8、俯察品类Z盛9、(众人)列坐(于)其次10、悟言(于)一室之内六、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夫人Z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Z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Z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英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4、及其所既倦,悄随事迁,感慨系Z矣。向Z所欣,俯仰Z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Z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人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Z于怀。固知一死牛为虚,齐彭场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Z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给下列各句加黑词选择恰当的义项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么外()A.原因B.凭借C.就着D.由于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A•修饰B.整治C.高,长D.美好③曾不知老Z将至()A.竟B.曾经C.重叠D.连

5、……都①向之所欣,俯仰之间()A.朝向B.奔向C.从前D.假如1.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①述不痛战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B.①反问旬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旬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宜④省略句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Z外(译文)就着口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口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Z于怀。(译文)面対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來。C.向

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原先兴盛的,转眼Z间,已成为旧迹。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后來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來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4.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

7、段内容突;IIT15序的特点。B.本语段一开头就岀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小度过-•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白然Z极。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牛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阳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即恋于有生Z乐。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來概括一篇Z意,这止是本文

8、作者见解高远之处。课题:兰亭集序(复习)案序号7答案一、指出并解释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二、古今异义①是H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