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32467
大小:22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5
《高一地理试卷(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理科地理1.下列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在不同的地区往往是相同的B.发达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小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C.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D.人口合理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最大人口数量2.人口迁移是指( )A.人口地理位置永久或长期地变化B.人口由一个居住地到另一个居住地C.跨越行政区界线的人口空间移动D.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该人口居住地3.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A.大批民工流向沿
2、海地区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人口迁入乙地人口迁出甲地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5.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河南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6.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
3、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7.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资源C.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D.经济水平8.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区D.云贵高原9.下列有关建设生态城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B.减少城市中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发展绿色交通D.要扩大城市用地和城市中的绿地10.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B.行政区C.工业区D.住宅区11.我国城市化水平不宜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人口增长速度变缓B.交
4、通线布局不够合理C.城市建设经验不足D.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12.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 )A.环境污染日益加重B.绿地面积减少C.农业人口比重下降D.经济发展趋缓13.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是( )A.住房紧张B.环境污染C.入学困难D.交通拥挤14.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 )A.绿地面积B.建筑风格C.饮食习惯D.服装服饰15.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交通便捷程度③知名度④种族和宗教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A.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B.加大农业生产的
5、科技投入C.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D.实现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17.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特点是( )A.集中分布在气候湿润的沿海地区B.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C.分布于市郊,紧邻消费市场D.经营粗放,商品率很低18.近些年来,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热带水果,这是因为( )①北京自然条件的改变②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③税收政策的变化④交通和冷藏条件的改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9.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B.市场C.交通D.技术20.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是( )A.小麦和玉米混合农业B.
6、水稻和甘蔗混合农业C.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D.牧羊和牧牛混合农业二、综合题21.读下表“200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情况统计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非洲3.81.42.4北美洲1.40.90.6拉丁美洲2.40.61.8亚洲2.20.81.4欧洲1.01.1-0.1大洋洲1.80.71.1(1)出生率最高的是洲,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洲,原因是。上述大洲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为型,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上的特点是。(2)出生率最低的是洲,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原因是。(3)死亡率最高的是洲,原因是。(4)死亡率
7、由高至低排序,居第二位的是洲,原因是。22.(15分)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图7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图7,回答问题。 在A、B、C、D、E五处中:(1)印染厂宜选址于 ①,理 ② 。(2)水厂宜选址于 ③,理由是④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⑤,理由是 ⑥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 ⑦,理由是 ⑧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 ⑨,理由是 ⑩ 。23.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要解决a
8、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