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上)马原模拟试题2[总结]

10-11(上)马原模拟试题2[总结]

ID:41928026

大小:107.6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04

10-11(上)马原模拟试题2[总结]_第1页
10-11(上)马原模拟试题2[总结]_第2页
10-11(上)马原模拟试题2[总结]_第3页
10-11(上)马原模拟试题2[总结]_第4页
10-11(上)马原模拟试题2[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10-11(上)马原模拟试题2[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科技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2011学年第2次远程课程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2专业班级学号姓名题号—-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符号填写在附加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19世纪初,火车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那时候,马车比火车跑得都要快,人们往往讥笑火车的低速度。但是到了20世纪之后,火车早已战胜了马车,成为人们最主要的运载工具之一。火车战胜马车的事实给我们在哲学上的启示是(C)A.事物遵循质量耳变规律C.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B.世界万物

2、是对立统一的D.事物的发展变化既有内因也有外因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D)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唯心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3、“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B)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4、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C)A.人的口身需耍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社会关系D.人的口然属性5、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指出,我们对待本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3、,要批判地继承,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有(A)A.辩证否定观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C.量变质变原理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7、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B)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8、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

4、《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A)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B.“趣味无商最”,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B.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C.价值判断是冇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9、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A.两种不同的状态C.两条不同的道路B.两种不同的选择D.两种不同的理想10、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属于有准备的头脑。”这说明(A)A.偶然受必然支配B.机遇是纯粹偶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对立D.机遇就是必然性11、对于哲学史

5、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D)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1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R.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泄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3、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才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4、列宁

6、关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C)A.夸人了意识的作用B.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C.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1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A)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白然的能力1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17、“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B)A.宿命论观点B.历史唯物主义

7、观点C.历史循坏论观点18、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A.消火了私人垄断资木主义的经济基础C.代表个别垄断资木的特殊利益D.机械论观点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木变革D.符介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20、“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韩非子这个观点说明(D)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矛盾就是对立统一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4个备选答案

8、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写在附加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20分)1、“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CD)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