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ID:41924972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4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题:(0.5´×30=15´)1、《马说》一文,借()和()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2、读后感是一种()的文章。3、二重复句是()上有两个层次的复句。4、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等。5、名言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出来的。6、《理想的阶梯》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分别设立了分论点展开论述,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理想的阶梯,属于()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的人。7、《我的小桃树》是一篇()的散文。它是借()

2、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作者是()。8、《爱莲说》的作者是(),()代道州人,字(),()家。他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自况,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运用()和()来正衬和反衬,含蓄而充分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自己的思想感情。9、《观沧海》选自(),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作者(),即(),字(),东汉末的()家,()家,诗人。二、选择题:(2´×10=20´)1、闰土见了“我”恭敬地称“老爷”,而少年闰土称我为“迅哥儿”,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中年闰土生活经历多了,显得很世故。B、少年时代的闰土是

3、孩子,不大明事理。C、20年前闰土家境好,现在却困难了,觉得低人一等。D、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生活的折磨,使中年闰土精神麻木,承受耻辱。2、下面的词语感情色彩正确的是()见义勇为损人利己习气渴望A、中性词贬义词褒义词褒义词B、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贬义词C、褒义词贬义词贬义词中性词D、贬义词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3、对下列句子的主干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主干:我们有武器。B、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主干:读书人重视方法。C、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

4、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主干:我们投入。D、我们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主干:心轻松。4、根据句意,依次填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改革,是破旧创新,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没有定型的模式可依,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在这个过程中是难免出现缺陷和错误的。A、开拓、创造、实践、探索B、探索、实践、创造、开拓C、创造、开拓、探索、实践C、实践、探索、开拓、创造5、找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线穗子一层一层加大,直到大得沉甸甸的,像成熟了的肥桃。B、直等到纺线的人心平气和了,左右手动作协调,用力适当,快慢均匀

5、了,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手势或者绵纱就会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样无穷无尽地抽出来。C、这样气势最开阔,肢体最舒展,兴致高的时候,很难说那究竟是生产还是舞蹈。D、从锭子上取下穗子,也像从果树下摘下果实,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那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比拟的。6、不能够成反义词的一项是()A、墨守----开拓B、虚妄----真实C、思索----盲从D、懒惰----勤奋7、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依次填上相应的关联词语()我们对传说的话()信不信,()应该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A、无论,都B、即使,也C、既然,都

6、D、如果,那么8、对《“有邦惊诧”论》一课中,“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话是作者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安心读书”的说法而发的。B、这句话表明学生长期请愿身心疲惫,连书包都背不动了。C、“可怜之至”一词表明了作者对学生的深切同情和关怀。D、这句话是对国民党卖国投降行径的强烈谴责。9、解释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蓦地:突然。B、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C、它

7、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擎着:拿着。D、一阵凉风吹得他连打了几个寒颤。寒颤:寒噤。因受冷而身体颤动。10、诗句、出处、作者所生活的朝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误入藕花深处”----《西江月》----李清照----宋朝B、“晓看红湿处”----《春夜喜雨》----李白----唐朝C、“听取蛙声一片”----《如梦令》----辛弃疾----宋朝D、“星汉灿烂”----《观沧海》----曹操----东汉三、判断题:(1´×10=10´)1、小说以叙述、描写为主,议论只起辅助作用。小说中

8、的议论往往点明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的意义,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起画龙点晴的作用。()2、《故乡》一文,是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记叙“我”回故乡卖屋接母回北京的事。()3、“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采用设问的修辞方法。()4、“说”是古代一种记叙文体,它短小精悍,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但讲究文采。()5、“没有知识,工人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