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卷(打印5份)

高一语文试卷(打印5份)

ID:41919200

大小:7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5

高一语文试卷(打印5份)_第1页
高一语文试卷(打印5份)_第2页
高一语文试卷(打印5份)_第3页
高一语文试卷(打印5份)_第4页
高一语文试卷(打印5份)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试卷(打印5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粤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第Ⅰ、Ⅱ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得分。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试题卷自行保管。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本大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崤函(yáo)庠序(xiáng)惶悚(sǒng)不积跬步(kuǐ)B.逡巡(qūn)靛青(diàn)口讷(nè)锲而不舍(qiè)C.思忖(cǔn)万乘(shèng)轼君(shì)饿殍遍野(fú)D.孝悌(dì

2、)句读(dòu)小觑(qù)祸起萧墙(xiāo)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胜不骄,败不馁,我们只要有青出于蓝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取得这次比赛的最终胜利。B.他刚被公司解雇,又出了车祸,真是祸起萧墙。C.做人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残羹冷炙之辱。D.任何人在学习上都不可不懂装懂,要勤于思考,不耻下问,虚心听取老师、同学的意见。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B.这篇文章其中分析了形式,辨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

3、交往、大融合大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心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C.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时间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D.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找到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9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阿Q近来比较的受人尊敬,自己更高傲些,和那些打惯的闲人们见面还胆怯,独有这回非常武勇了。A.也许还而也B.即使却也还C.虽然也但却D.不仅还还也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中国文学

4、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倡导“仁政”,指出“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后人尊之为“亚圣”,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C.《红楼梦》最初以80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本名《石头记》。这些传抄本,大都有署名脂砚斋等人的评语,因此习惯上称之为“脂评本”或“脂本”。D.《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及孔门弟子互相谈话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

5、要的著作。到宋朝时,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为《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二、本大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朦胧之美①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②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查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

6、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    ③所以,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明察秋毫”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④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有一门课叫做“行为科学”,它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种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行为的发动器,倘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而满足了,欲望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

7、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    ⑤为满足人类这一固有的审美心理,作家为文则必须含蓄,状物抒情也必须蕴藉,即所谓“意贵透彻,语忌直率”。诚然,朦胧不是晦涩,不是让谁也看不懂,更不是一团漆黑。一言以蔽之:朦胧使美感纯化,使美感丰厚,使美感不衰。6、对文中概念“临界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9)A、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B 、“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满足。C、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最强烈的美的感受。D、使人保持

8、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一7、下列能作为“朦胧使美感纯化”这个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A、朦胧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