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1.(2017湖北孝感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安公子•远岸收残雨柳永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①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兼葭浦。停画橈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游宦成羁旅,短檣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注]①拾翠汀洲:古代妇女喜欢到河滩上拾翠鸟尾羽作装饰品。一说拾翠是采摘香草。②画橈:装饰华美的船桨。(1)对这首作品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
2、,说明下了很长时间的雨,雨点逐渐稀疏,但天已近傍晚。为全词营造了迷蒙冷清的气氛。B.“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鸯”,以“双双”形容鸥鸯,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独,景中有情。C.“停画梯、两两舟人语”,说明词人已到达目的地,听到身边人的谈话声,却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D.“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回忆过往,嗟叹今夕,词人离愁更浓,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2)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1.(2017河南中原名校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西塞山①下作韦庄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孤峰②渐映溢城北
3、,片月斜生梦泽南。爨③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注]①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吟咏。②孤峰:指濫城北的庐山。③爨(cuan):烧火做饭。(1)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地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C.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做
4、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D.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当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获结庵而居。E.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的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蕨、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1)首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6分)答:1.(2016r东百所名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三月二十三日海云摸石①范成大劝耕亭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惊心岁月东流水,过
5、眼人情一哄尘。赖有贻牟②堪饱饭,道逢田唆③且眉伸。[注]①此诗写于作者成都任上。时值暮春时节,成都市民都去城东的海云山上的海云寺观光游园,于池中摸石,以求吉祥。②贻:带来。牟:通“雜”,大麦。③田唆(jCin):泛指农民。(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写劝耕亭上游春的人络绎不绝,而“我”却四处漂泊,如今已老病缠身,将自己与游人进行对比来表现个人情感。B.第二联点题,写在那满是春光的日子里,随意插山茶已然是昨日旧梦,如今再去海云寺寻池摸石已是暮春时节了。C.第三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岁月”比作“东流水”
6、,将“人情”比作“一哄尘”住动形象地写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情的淡薄。D.第四联“堪饱饭,是原因,“且眉伸”是结果,一个“堪”字写出了作者的生活状况安逸,一个,且”字表达作者“又”一次心情舒展。E.这首田园诗语言通俗易懂,不事雕饰,借民风民俗表达情意,通过晚年退隐后的闲适生活来抒发“宝刀不老”的感慨。⑵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答:1.(2017河北保定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西江月①苏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驱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
7、桥,杜宇一声春晓。[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其春夜行薪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轉,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障泥未解玉驱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鞘,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
8、写出水月之静美。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D.本词写词人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E.词人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