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与幸福-育校高中生金钱与幸福感调查-开题报告

金钱与幸福-育校高中生金钱与幸福感调查-开题报告

ID:41909315

大小:95.3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4

金钱与幸福-育校高中生金钱与幸福感调查-开题报告_第1页
金钱与幸福-育校高中生金钱与幸福感调查-开题报告_第2页
金钱与幸福-育校高中生金钱与幸福感调查-开题报告_第3页
金钱与幸福-育校高中生金钱与幸福感调查-开题报告_第4页
金钱与幸福-育校高中生金钱与幸福感调查-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钱与幸福-育校高中生金钱与幸福感调查-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学自主研修课程课题开题报告题目金钱与幸福一一育校高中生金钱与幸福感调查高一年级班级1B学生姓名唐宇涵、E9可薇.李笑涵、范松乔学号专业导师行政导师经济学课程开发组制表二0一三年十月十八日选题意义一、研究背景金钱态度是人们对金钱意义及其使用情况的认识和理解,幸福感是生存的价值和追求的目标,心理健康是获得幸福感的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个人利益至上和拜金主义的金钱观,这种金钱态度极大地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阻碍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为此,开展目标恰当、实施有效的金钱观教育极其重要。二

2、、选题目的高屮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非常有必要对这一群体进行相关研究,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对金钱态度、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我们希望通过对育英学校高一年级进行的金钱态度、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运用有关理论和研究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究,让大家认清金钱的本质,澄清大家在金钱问题上的一些认识误区,并引导同学们“君子爱财,取Z有道”,避免从错误的渠道获取金钱,导致误入歧途,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人生观。《关于高中生幸福感与金钱调查研究报告》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文献综述和问题提

3、出、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及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论文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金钱态度方面:在金钱预算方面,有金钱规则及处理金钱较为谨慎;在不信任维度上,对自己使用金钱的情形比较感到怀疑、犹豫不决;在焦虑维度上,对金钱的拥有及使用较有焦虑的倾向;在品质方面,比较重视商品的品质与品牌;高屮生整体不认同金钱的权力和地位的象征。(2)在幸福感方面:高中生整体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具有积极幸福感。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对高中生幸福感的影响差异显著,男生的幸福感要高于女生,年级和家庭所在地对高中生幸福感的影响无显著差异。(3)心

4、理健康方面: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平均分为2.25,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7.5%,存在屮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2.1%,存在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占调查总人数的0.3%,年级对高屮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显著,年级和家庭所在地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不显著。(4)通过多元冋归分析发现,焦虑、不信任和权力名望对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金钱预算和品质不能够预测幸福感。焦虑、不信任和权力名望对心理健康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金钱预算和品质不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焦虑和不信任影响心理健康。总体幸福感对心理健康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1.1国外幸福感的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现

5、状国外对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的研究阶段有三个:第一个阶段即描述阶段,限于测量不同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描述他们的平均水平。第二个阶段即理论建构阶段,所形成的理论有:1•目标理论:认为幸福感来源于需要的满足和目标的实现。2•活动理论:认为幸福感来源于活动本身而不是活动目标的达成。当竭尽全力投入到一项活动屮时,而且个体的活动能力与活动要求相匹配时,就会产牛幸福的感觉,而太容易的活动让人容易疲倦,太难的活动会计人产生焦虑。3•判断理论:认为幸福感来源于对现实条件和某些标准的比较,当现实条件高于标准时,幸福感提高,反Z则幸福感降低。判断理论是以

6、它所使用的标准的为基础的,因为判断标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像社会比较理论,适应理论和自我理论等。4•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幸福感来源于将她人作为标准进行横向比较,当自己优于他人的时候就感到幸福。社会比较理论对许多领域内的满意感判断都具有较强的预测力。第三阶段即测量发展阶段,幸福感的研究侧重丁•对幸福感测量技术的完善与发展,研究者采用多维的幸福感测量标准,通过实验操作和纵向设计试图揭示幸福感产生的基本过程和内在的心理机制,构建整合的幸福感模型。概1.2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述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X0年代,研究对象包括成年人和大中小学生,研究工具

7、大多是采用或修订国外现成的量表,也有自变量表。高屮生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有:社会支持、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感恩、自我概念、自我控制、人际关系、学业成就、自尊、应对方式、价值观、生活事件、身体锻炼等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本研究将幸福感的概念界定为: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里指标,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指标。要研究内容1、调查问卷法拟定一份调查问卷,其内容涉及以下方面,调查人性别,年龄段,被调查人的月收入在什么数量段,是否有固定住房,住房面积多大,加点是

8、否齐全,对白己生活的幸福能评价多少分,如果是未成年人,设计以下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