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学案2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学案2

ID:41906122

大小:84.6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4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学案2_第1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学案2_第2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学案2_第3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学案2_第4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学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学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物理第二章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了解研究间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3、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间题的重要性°【学习重点】1、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学习难点】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回顾•回答下列问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速度一位移关系式:(4)平均速度刁=屮=吗即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或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_(2)位移公

2、式/=(3)速度一位移关系式:小一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例1: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5m/s,加速度大小为求:(1)汽车3s末速度的大小。(2)汽车的速度减为零所经历的时间。(3)汽车2s内的位移。(4)汽车8s的位移。练习1、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o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皿/『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二、典型运动一一自由落体运动例2:小球从45m高的塔顶自由落下,取g=10m/s2o求:(1)小球下落的时间;(2)小球着地的速度;(3)小球最后一秒下落的高度练习2.・从离地面500・的空中自由落下懣,取g=1

3、0B/S=,求::i):2)自开始下蔣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的位移.1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W的位移.三、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例3、如图所示为一做直线运动质点的旷乃图象,由图象可知()A.当r=4s时,质点对原点有最大位移B.当t=6s时,质点对原点有最大位移C.在0〜4s与7〜9s这两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加速度相同D.当方=9s时,质点对原点位移为零练习3.如图,是人於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旷方图象,从图象上可知(A>B比川运动得快B、在20s末〃追上/C、力的平均速度大于区的平均速度D、B追上A时距出发点200m远四、汽车行驶安全问题1.汽车行驶安全问题•启

4、动过程:匀加速直线运动(1)汽车运动模型行驶过程:匀速直线运动.刹车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2)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3)反应距离反应距离印=车速反应时间Z.在车速一定的情况下,反应越快即反应时间越短越安全.v2(4)刹车距离:刹车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其刹车距离$2=—劣(0<0),大小取决于初速度和刹车的加速度.(5)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即停车距离,包含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两部分.【例4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kin/h,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经过4s才停下来,假设驾驶员看到交通事故时的反应时间是0.5s,则(

5、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少?(2)紧急刹车后,汽车的位移是多少?(3)该汽车行驶过程屮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答案⑴15m(2)60m(3)不会五、刹车类问题和逆向思维法1.特点:对于汽车刹车,飞机降落后在跑道上滑行等这类交通工具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到零后,加速度也为零,物体不可能倒过来做反向的运动,所以其运动的最长时I'可/=—乎(6/<0).在这种题目中往往会存在“时间陷阱”.2.处理方法:首先计算速度减到零所需时间,然后再与题中所给的时间进行比较,确定物体在所给的时间内是否已停止运动,如果是,则不能用题目所给的时间计算.注意虽然汽车刹车后不会以原来的加速度反向做加速运动,但我

6、们在处理这类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可采用逆向思维法,即把运动倒过来看成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例5]—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信号灯便立即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1)开始制动后,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2)开始制动后,前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答案(1)30m(2)40m六、追及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问题是一类常见的运动学问题,分析时,一定要抓住:(1)位移关系:$2=$()+$].其中/)为开始追赶时两物体Z间的距离,印表示前面被追赶物体的位移,匕表示后面物体的位移.(2)

7、临界状态:V]=Vi.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可能出现恰好追上、恰好避免相撞、相距最远、相距最近等临界、最值问题.1.处理追及相遇问题的三种方法(1)物理方法: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岀方程求解.(2)数学方法: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表达式是时间/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利用判别式进行讨论:在追及问题的位移关系式中,若△>(),即有两个解,并且两个解都符合题意,说明相遇两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