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红军洞》PPT课件

《毛概红军洞》PPT课件

ID:41898048

大小:5.33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9-04

《毛概红军洞》PPT课件_第1页
《毛概红军洞》PPT课件_第2页
《毛概红军洞》PPT课件_第3页
《毛概红军洞》PPT课件_第4页
《毛概红军洞》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概红军洞》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军洞主讲人:梅书俊图片查找:潘泽亮视频查找:杨涛作曲人是何人。王霁(ji)初(1893~1932),河南商城县城关人,鄂豫皖苏区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著名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创作者[1]。1929年参加革命,从事革命文艺宣传工作。1930年初,参加筹建商城县苏维埃“红日剧团”,并担任团长。1931年秋至1932年,“红日剧团”先后调归中共皖西北道委和鄂豫皖省委领导,王霁初继续担任该团团长。他利用大别山区民间文艺的传统曲调,经过加工整编,创作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十二月宣传歌》、《送郎当红军》、《反动派吵嘴》、《空树枝》等革命歌曲和新剧目。领导剧团全体文艺

2、工作者深入到前线和苏区各地,为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宣传演出。1932年秋,随红四方面军西征,1933年初,在入川后的一次战斗中牺牲。[2]红军洞????在哪???长啥样??有啥好玩的?什么是我们那的红军洞?1932年10月,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中共皖西道委书记刘明榜(著名红军将领“刘拐子”)、中共商(城)南县委领导继续率领游击队和妇女排以金刚台为屏障、以洞穴为据点,坚持了长达三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赢得了在中国革命史上被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称之为“三年红旗不倒”的美誉。时光流转,扛着红旗打天下的英雄们渐次下世,为了纪念他们和铭记那段峥嵘岁月,后人亲切地将山上红军生活

3、和战斗过的洞穴称为“红军洞”。我们那个屯的红军洞的地理位置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位于大别山在河南境内的最高峰金刚台主峰,距商城县城20公里。金刚台山上的洞穴当年是红军的生活居所和战斗堡垒金刚台红军洞群位于信阳市商城县城东南部20公里的大别山主峰金刚台,共有大小洞上百个,其中较大的洞有“朝阳洞”、“女人洞”、“水帘洞”、“观音洞”等。金刚台红军洞群位于信阳市商城县城东南部20公里的大别山主峰金刚台,共有大小洞上百个,其中较大的洞有朝阳洞、女人洞、水帘洞、观音洞等。巍巍大别山,横贯鄂豫皖三省,绵延千里,层峦叠嶂,幽谷深涧,飞瀑流泉,奇峰突兀,直刺苍穹,形似金刚,以此得名金

4、刚台。又因其从另一角度看或像一狸猫,或像一猫耳,又称“猫耳峰”。古人曾这样说过,“地邻楚皖雄三省,寨峙光黄第一峰”。现称金刚台国家AAA级景区、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的这块土地,是一块古老的土地,红色的土地。金刚台方圆百里,奇石异形数不胜数,清流深潭随处可见,自汉设县以来,已有1800年历史。“牧竖嬉残镞,山农拾断戈”。金刚台向来是兵家争雄江淮、逐鹿中原的必争之地,元明清及近代的军事古寨等名胜古迹遍布角角落落。商城县动植物近2000种,居全省之冠。众多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在这里交相辉映,有“天然山水盆景园”之称。在金刚台的腹地及周围,还有着众多的革命旧址,如商城县第四区

5、七乡列宁小学旧址(金刚台乡王氏祠)、红军四顾墩战斗纪念地(金刚台乡金刚台集东)等等。那里还有什么红色文化?现在商城境内尚有商城烈士纪念碑、徐向前元帅亲笔书写的毛主席诗句对联、红军战士使用的部分武器、赤城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印、红军十周年纪念章等红色标识,金刚台红色革命历史展厅内还有许多当年的珍贵照片,供游人瞻仰。我们那的红色历史更值得人们赞美的是,这是一块革命先烈为革命理想战斗过、洒过热血、献出生命的热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商城人民抗日救亡,坚持斗争,直至1947年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古老山城重获新生。商城由中原前锋战场变为大军渡江南下的前进基地,为全国解放和

6、新中国诞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金刚台是当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主要活动和战斗的地方,山上“红军洞”已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著名的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从这里唱响全中国。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商城有十余万英雄儿女投身革命。在漫长艰苦斗争的岁月里,商城起义、商潢战役等许许多多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山山水水留下了邓小平、李先念、刘伯承、王树声、徐海东、郭述申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的战斗足迹,革命旧址、纪念地、烈士墓等红色史迹遍布城乡,尤其是红军洞,现已整理76处。这里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保存下来的革命史迹,凝聚着革命先烈执着的追求和商城人民光辉的革命历程。一句民谚反应红

7、军的艰苦生活:吃树皮、嚼草根,金刚台上血与火。住山洞、穿草鞋,红旗飘飘刀与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鼎盛时期,根据地发展到26个县,人口发展到350万,主力红军发展到45000余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苏区共走出了349位将军,留下了董必武、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动人诗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984年国家投资在新县兴建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