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

ID:41888322

大小:116.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04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_第1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_第2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_第3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_第4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驯熟银镯忌晦连绵不断B、阑干嘲噺呕哑抱关击柝C、轩峻遂心厮混连声屏气D、峥蝶咨嗟造诣开门缉盗D、边塞(sai)石砧(zhan)••2、下列词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草M(ke)览•生(jidn)B、樺头(shun)下瓠⑥••C、崔嵬(wQi)喧Jl(hul)••明礼(pin)遅古不化(ni)停泊(bd)数典忘祖(shti)王娇(qidng)磨牙昵血(shDn)甬森

2、(xiao)郦崖转石(plng)3、下列句子小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难于上青天■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青泥何盘盘今日之事何如■C、以手抚膺坐长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但见芯鸟号古木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4、下面的语旬,没冇语病的一旬是()••A、不仅想象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B、“绿色奥运”是本届奥运的三大主题是贯穿筹备,举办、申办奥运会全过程的重要话题。C、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冇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D、太阳是一

3、个炽热的气体大火球,它的外层主要冇三层组成,即光球、色球和口冕。—>(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再活一次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人都希望如此,因为这样可以弥补过错。所有人都知道悔恨的感觉是什么,也清楚地了解那种“事已至此,于事无补”的无奈。一个人会为已经做的事情后悔.也会为没做的事情后悔。后悔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复杂的悔恨源于两个要素:思想和情绪。思想总是相同一一确信自己犯了错误。但情绪就会是多种多样的,从气恼到难过,这其中经历了羞愧、自责、难过或内疚等情绪变化。悔恨之感可能转瞬即逝,也有可能贯穿到精神深处,

4、从而改变人的生活方向,甚至可能导致生命的终结,因为导致自杀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内疚和绝望。我们会对三种情况感到后悔,而在这三种情况中往往我们都是有责任的:愚蠢行为、天真言行和卑劣行径。我做了一件蠢事,我感到无地自容,非常后悔;我轻信于人,太过天真,最终被人欺编;我的行为非常卑劣,我感到异常后悔,甚至憎恨自己。在最后一种情况中人会感到深深的道德罪恶感,这种感觉有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构成人类心理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罪责感,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它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人类的确是残忍的,如果还有理由对我们这一物种心存希望的话,那就是人类

5、还有悔恨感。悔恨的确是一种让人变好的方式。现代心理学把悔恨归为几种积极情绪之内,如怜悯等。相反,怨恨却让我们不再忠厚。5、依据文意,不属于后悔的原因的一•项是()•••A.我们希望能再活一次,弥补自己的过错,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B.我们确信自己犯了错,并由此产生了羞愧、自责、难过或内疚等情绪变化。C.我们由于自己的愚猛行为、天真言行和卑劣行径产生了事件责任感。D.我们希望通过悔恨这一积极悄绪使白己变得更好,令人类脱离残忍。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fi悔的具体事件可能是我们已经做的事悄,也可能是我们没有做

6、的事情。B.悔恨感可能贯穿精神深处,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对人生只有正面积极作用。C.源于悔恨的道徳罪恶感构成了人类心理的一个关键因素。D.相较于怨恨这些负面悄绪,悔恨的确是一种让人变好的方式。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而文言文,完成7-10题。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猪皮獲,獲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笠,••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笼王勾践于太宰葩,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7、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①夔②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Z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

8、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