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73540
大小:2.87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9-04
《《教学·小儿推拿》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推拿ChildMassageCommonly-usedPointsAndManipulations1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病理特点:抵抗力差,容易发病;传变迅速,易趋康复。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推拿与成人有所不同。2小儿的推拿辩证:(1)四诊。(2)八纲。3第一节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一.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Commonly-usedManipulations4二.与成人手法的区别(一)与成人手法不同的手法是:推法、掐法、捏法、运法。其中同名不同操作的是:推法、捏法。(二)小儿
2、特有的手法是:掐法、运法。5三.常用手法(一)推法(见图6-1、6-2、6-3)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分旋推、分推。(二)揉法(见成人推拿手法图5-1-3)以中指或拇指指端,或掌根,或大鱼际,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分鱼际揉、掌根揉、指揉。6(三)按法以拇指或掌根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四)摩法以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五)掐法(见图6-4)用指甲重刺穴位。7一.头面部穴位P
3、ointsontheHeadandFace(一)攒竹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线状)。操作:推攒竹,两拇指自下向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主治:发热、头痛、感冒、精神不振、惊惕不安。10(二)坎宫定位: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线状)操作:推坎宫,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推30—50次。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三)太阳定位:眉后凹陷处。操作: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用中指端揉该穴,称揉太阳或运太阳。推揉30—50次。主治:发热、头痛、惊风、目赤痛11(四)山根定位:两目眦之中。操作:掐山根即拇
4、指甲掐,掐3—5次。主治:惊风、抽搐。(五)人中定位: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界处。操作:掐人中。掐五次或醒后即止。主治:昏厥、抽搐、惊风。12(六)迎香定位:鼻翼两旁开0.5寸,鼻唇沟内。操作:揉迎香,用食中二指揉,揉20—30次。主治:鼻塞或鼻流涕。(七)牙关定位:耳下一寸,下颌骨陷中。操作:按牙关即用拇指按,或揉牙关,用中指揉。按揉5—10次。主治:按牙关主治牙关紧闭;揉牙关主治口眼歪斜。13(八)囟门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骨陷中。操作:推囟门,两手扶儿头,两拇指从前发际向囟门穴交替推,(囟门未闭时仅推
5、至囟门);揉囟门,拇指端轻揉之。推或揉均50—100次。主治:头痛、惊风、神昏烦躁、鼻衄、鼻塞。(九)百会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14操作:按或揉百会,用拇指或中指按揉。按30—50次,揉100—200次。主治:头痛、惊风、脱肛、遗尿、目眩、惊痫。(十)耳后高骨定位: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操作:揉耳后高骨,用两拇指或中指端揉。揉30—50次。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十一)风池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15推膻中,食中二指自胸骨切迹推至剑突。推或揉均为50—100次。主治:胸闷、咳喘、痰鸣、呕吐。(三)胁
6、肋:(线状)定位:从腋下两胁至天枢处。操作:搓摩胁肋,用两手掌从两胁腋下搓摩至天枢(脐旁开2寸),又称按弦走搓摩。(四)中脘: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16操作:拿风池,用拇、食指拿。拿5—10次。主治:感冒、头痛、发热、颈项强痛、目眩。(十二)天柱骨(线状)定位:项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称为“推天柱骨”。或用汤匙边蘸水自上而下刮。推100~500次,或刮至皮下轻度瘀血为止。主治:呕吐,恶心,项强,发热,咽痛,惊风。17头面部穴位主治归纳:1.治疗外感表证: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揉
7、耳后高骨、揉迎香、拿风池。其中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主疏风解表;揉迎香主治鼻塞流涕;拿风池主发汗解表、祛风寒。2.治疗惊风、抽搐:掐山根、掐人中、推揉囟门、按揉百会、揉耳后高骨、推天柱骨。其中按揉百会有升阳举陷的作用。3.治疗牙关紧闭、口眼歪斜:按揉牙关。18二、胸腹部穴位(一)天突:定位:胸骨上窝正中。操作:按或揉天突,用中指端按或揉。按揉10—15次。主治:痰壅气急、胸闷、咳喘、恶心呕吐。(二)膻中:定位: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处。操作:揉膻中,用中指端揉;分推膻中,两拇指自膻中穴向两旁分推至乳头;19操作:
8、揉中脘,用指端或掌根按揉,揉100—300次;摩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或全掌轻摩之,摩5分钟;推中脘,用食中二指自中脘向上直推至喉下或自喉下直推至中脘推100—300次。主治:揉、摩中脘主治腹胀、食积、呕吐、泄泻、食欲不振;推中脘自上向下主治呕吐、嗳气。(五)腹:定位:腹部。(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