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断和治疗

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断和治疗

ID:41861895

大小:38.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3

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断和治疗_第1页
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断和治疗_第2页
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断和治疗_第3页
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断和治疗_第4页
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断和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断和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断和治疗摘要:鸭是鸭疫里氏杆菌(Rimerellaanatipestifer,RA)的主要宿主。本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鸭,其中尤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而1周龄内幼鸭和8周龄以上大鸭则少见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季发病率最高,病鸭主要通过粘液、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菌,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等途径传播,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菌病。自RA发现以来,已经报道的公认的血清型有21个,养殖场同时可发生多种血清型的混合感染,RA各血清型缺少交叉保护,不同血清型对异型强毒没有保护或保护力很低,几乎所有血清型均只对同源抗血清发生特异型反应,这给本病的预防带来极大

2、困难。目前,已研制出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和中药来控制该病。关键词:鸭;鸭疫;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S85&32文献标识码:ARA是致病的必要因素,但不是充分条件,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导致明显的和严重的临诊病症,这些因素出了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病菌外(鸭大肠杆菌病、禽霍乱、鸭病毒性肝炎等),还包括饲养管理不良、通风不及时、温湿度不达标、免疫接种应激、感染鸭的日龄等。本病的病死率高低不一,依据感染鸭的日龄、鸭群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水平、环境条件等而定,一般在10%〜80%,个别发病,死亡率甚至高达90%,耐过鸭生长迟缓。1临床症状2012年11月中旬某养鸭户从外地购进肉雏鸭100

3、0只,饲养至20日龄,突然发生下痢、瘫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给土霉素、新霉素、蔥诺沙星治疗后无效。询问养殖户得知病鸭严重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缩颈垂翅、羽毛蓬乱、不愿走动或瘫痪、排黄绿色稀粪、眼鼻流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死亡迅速,临死前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死后呈角弓反张状。慢性者病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行动迟缓、痉挛性点头或摇头、拉稀粪,2〜3d后出现转圈或后退动作,逐渐无力采食,衰竭而亡。送检时已伤亡300多只。2剖检变化送检的6只鸭经临床剖检,出现明显的“三炎”变化,病鸭心包液增多,心包膜外面覆盖一层纤维素性渗出物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纤维素膜,易剥离,肝肿大呈土黄色或棕红色;

4、胆囊肿胀,胆汁充盈,肠粘膜充血、出血、水肿,气曩浑浊增厚,被覆纤维素性膜。有1只鸭的脑膜及脑实质充血、淤血,附关节水肿,关节液增多。3实验室检测3.1涂片镜检取心血和肝进行涂片,经瑞氏染色镜检发现两端浓染的小杆菌,无芽胞;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革兰氏阴性小杆菌。3.2细菌的分离培养无菌采集病鸭的心血接种于TSA培养基和加血清的胰酶大豆肉汤培养基中,置于C02培养箱中37°C培养48h,TSA培养基上有无色、光滑、突起的奶油状小菌落,加血清的胰酶大豆肉汤培养基轻微浑浊,试管底部有少许沉淀物。3.3波片凝集试验在干净载波片上加蒸饱水1滴,用接种环沾少许菌液混匀,滴加鸭疫里氏杆菌阳性

5、血清1滴,轻轻震荡,5s后,出现清晰的乳白色絮状凝集快。4防治措施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较复杂,美国成功研制了包括1、2、5共3种血清型的多价弱毒活疫苗,经气雾或饮水免疫1日龄雏鸭,可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4.1接种疫苗采用鸭疫里氏杆菌灭活铝胶苗,在5〜7d龄时颈背皮下注射,每只50亿个菌数的剂量。4.2加强环境消毒和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育雏室的通风换气,干燥防寒。适宜饲养密度,清洁卫生等是控制和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建议1周消毒1〜2次,碘制剂最佳。4.3实行严格的防疫制度做好鸭瘟、流感、鸭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疫病的免疫预防。4.4药物治疗多种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对本病均有一定的防

6、治效果,但由于鸭疫里氏杆菌易产生抗药性,用药前最好能做药敏试验,筛选高敏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交替使用。一般可选用下列药物:复方敌菌净0.04%比例拌料口服4〜6d;庆大霉素按4000〜8000ug/kg体重肌注,1〜2次/d,连用2〜3d;利高霉素按药物有效成分0.044%拌料口服3〜5d;磺胺喳沙咻,按0.1%〜0.2%比例拌料口服3d,停药2d后再喂3d;青霉素、链霉素肌注,雏鸭各0.5万〜1万ug,中幼鸭各4载波片8万卩g。5结果讨论送检客户遵医嘱进行管理控制3d后,鸭群基本恢复正常。鸭疫李氏杆菌的预防只能采取综合措施,使用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该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措施,而

7、改善饲养管理是第1位的,药物的作用是辅助性的,不能完全依赖药物,即药物的作用是建立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基础上的。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是有效降低该病感染和发生的重要措施,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供给优质、全面、充足的饲料,保持合理的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及时更换垫料,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尽量减少不良应急,要保持鸭群有足够的运动场和流动水体,运动场必须松软平整,防止鸭受到损伤。对种鸭场、孵化场加强监督管理,做好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禽流感等疫病的免疫工作,对饮水器、料槽、场地、水池做好消毒工作也能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