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晋平公七 十而学 方汝成

326.晋平公七 十而学 方汝成

ID:41861445

大小: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3

326.晋平公七      十而学      方汝成_第1页
326.晋平公七      十而学      方汝成_第2页
326.晋平公七      十而学      方汝成_第3页
326.晋平公七      十而学      方汝成_第4页
326.晋平公七      十而学      方汝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326.晋平公七 十而学 方汝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晋平公七十而学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以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作者介绍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

2、学之祖。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以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向本来的解释是“天晚”,这里指“晚了”的意思。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为什么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还想读书,恐怕已经太迟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蜡烛?”字词解释及翻译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字词解释及翻译怎么戏弄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平公说:“哪里有做人臣的开他君主的玩笑?”师旷说:“我这个愚昧的臣子怎敢开君主的玩笑呢?作为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

3、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字词解释及翻译臣子对君主的自称听说表并列,并且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正午的太阳光年少爱好我听说,少年好学,好像早晨的朝阳;壮年好学,如正午的太阳光;老年好学,好像点着的火把那么明亮。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字词解释及翻译相当于“……与……哪个比较怎么样?”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说得好啊火把的明亮也比昏暗好吧?”平公说:“说得太好了!”文言知识孰与。“孰与”是个文言虚词固定词组,表比较,相当于“跟......比,......如何”。上文“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意为点燃蜡烛(走路),跟在黑暗中(摸索)相比,哪一个好呢?又,“吾孰与汝兄长”,意为我

4、跟你哥哥相比,哪一个年龄大?启示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只争朝夕,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