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37470
大小:82.5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03
《药用单宁酸项目投资计划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药用单宁酸项目投资计划报告一、药用单宁酸项目背景《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二是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三是智能制造水平继续提升。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
2、计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明显提升,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快速兴起。四是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也已初具雏形。培育建立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不断药用单宁酸项目投资计划报告一、药用单宁酸项目背景《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
3、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二是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三是智能制造水平继续提升。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明显提升,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快速兴起。四是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也已初具雏形。培育建立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不断涌现。五是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产品实物质量不
4、断提升,原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成效显著。六是城市试点示范开局良好。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各试点城市结合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探索。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药用单宁酸生产制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淄博某某有限公司。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淄博某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淄博位于中国华东地
5、区、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要交汇处,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西南与泰安、莱芜相邻。淄博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第三座省辖市(地级市),历史悠久,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城市GDP40强,位列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第34名。淄博是一座组团式城市(组群式城市),城镇化率居山东省第三位,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为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是山
6、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次中心城市。淄博是一座现代工业城市,为全国首批科技兴市试点市和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市内建有齐鲁化学工业区,是继上海、南京之后,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国内第三家专业化工园区;市内设有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齐鲁股权交易中心(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淄博某工业园建设。(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0615.30平方米(折合约45.90亩),净用地面积30615.30平
7、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45.90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药用单宁酸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药用单宁酸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9.70%,建筑容积率1.0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05%,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28.58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