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785715
大小:405.77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9-02
《六年级下第三单元比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比例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比例在生活和生产屮有着广泛的应用,女n,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屮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Z间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二、教材分析1.体现比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首先知识由实际问题引入,例如由大小不同的国旗引入比例的意义,从“世界公园”的埃菲尔铁塔模型引入解比例,从生活中的放大、
2、缩小现象引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其次练习中安排了较多的根据比例意义解比例的实际问题。第三安排了“比例的应用”一节内容,其中既有止、反比例的实际问题,还有比例尺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渗透函数思想。函数是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小学,主要是通过一些知识的学习,渗透函数思想。本单元中止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是渗透函数思想的重要内容。因为成止比例和反比例的量实际上反映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教材通过实例,用列表的形式,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
3、、的式子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认识止比例关系时,教材通过图像表示两个变量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止比例关系的认识。三、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理解止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岀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岀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
4、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课时(一):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4页和相关练习。【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止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教学重难点】比例的意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止确地组成比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同学们,今夭我们数学课上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
5、你来解决,希望大家努力。我们首先来解决两个问题。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2、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12:164.5:2.710:6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二、探索发现1、教学比例的意义。(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景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2)你知道这些国旗长和宽是多少吗?出示各图国旗长、宽数据。测量教室里长、宽各是多少厘米。操场上的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2
6、.4:1.6=1.560:40=1.5然后让学生算出这两个比的值值.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4:1.6=1.5,60:40=1.5.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比值.再提问:提问1:你们发现了什么?提问2:这两个比怎么样?(这两个比相等)教师说明: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指着比例式2.4:1.6=60:40,提问:提问3: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引导学生观察是表示两个相等•)然后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并让学生齐读一遍。提问4: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7、,关键是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师生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边举例说边板书・)(2)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提问5:“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师生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3)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提问5: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45页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内项.(学生看书时,教师板书:80:2=200:5)指名学生指出板书出的比例的外项、内项。三、巩1古1练习①用
8、手势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6:3和12:635:7和45:920:5和16:80.8:0.4和:学生判断后,指名说出判断的根据.②做“做一做”。教师边巡视边批改,对做得不对的,让他们说说是怎样做的,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③给出2、3、4、5四个数,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比例④做练习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