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43a风化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43a风化

ID:41761790

大小:80.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1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43a风化_第1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43a风化_第2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43a风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43a风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4.3a风化作[真题体验](2016•全国卷I)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如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A.C.117°00’117°30’渤39°00'N海湾距今约3500年距今约800年距今约1400年上迴贝壳堤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向陆地力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位置稳泄D.反复进退[解析]由材料"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单独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屮,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同一带状区域(此带状区域位置相对稳定)

2、沉积,而此带状区域即为当时的海岸带,进而可知在该过程中海岸线位置较稳定。[答案]C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解析]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则会使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进而使得新的海岸线距离贝壳堤愈來愈远。[答案]B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A.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解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海岸线位置多

3、次变动,且泥沙沉积量大。[答案]D(2016•江苏卷)屮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i出i作品。读图,回答4题。2.画③川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解析]③描绘的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貌。[答案]C(2015•全国卷I)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而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5题。2.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

4、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解析]该区域外力作用以淤积为主,近海地区海水变浅,则水深2米的位置与起始点的距离变大,反之当海水侵蚀的速度超过泥沙的沉积速度,则两者的距离变小。图中两者距离在1975年至1978年间,两者距离扩大,此后两者距离总体上逐渐缩小。故当地外力作用是先淤积为主,后侵蚀为主。[答案]D考^情分析A外力作用的判读是近年来高考对该考点考查的重点内容。通常有两种考查角度,一是通过地貌形态判读外力作用的类型;二是已知外力作用判读地貌形态。掌握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各种外力作用中以流水和风力考查为主。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